中新經緯6月3日電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全面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鼓勵引導重點用能單位使用綠電;地方能源(電力)主管部門組織供電企業優化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機制,進一步簡化居民用戶報裝申請資料,持續提高接電服務效率。
《意見》共七方面14條內容。
持續改革創新,推進辦電便捷化方面,《意見》稱,推行全過程數智服務。提升辦電便利度。地方能源(電力)主管部門積極推動供電服務融入數字政府建設,強化電子證照數據歸集共享,提高線上辦電服務效率。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探索創新用電報裝“全程網辦”服務模式,實現從報裝申請到裝表接電用戶“一次都不跑”。提升用電滿意度。供電企業應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加快推進智能客服能力建設,提供24小時在線的人工智能應答,根據不同用戶類型及用電特性提供差異化服務。
加強全程管理,促進供電高質化方面,《意見》要求,加強供電可靠性管理。推動基于實時數據的電力可靠性管理體系建設,努力實現可靠性數據由人工采集錄入逐步過渡到自動收集、自主研判。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數據質量,常態化開展供電可靠性數據質量核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試點開展低壓供電可靠性統計。
服務低碳轉型,踐行用電綠色化方面,《意見》提到,支持綠色電力應用。助力綠電接入。各省級能源(電力)主管部門牽頭組織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評估信息公開工作,組織供電企業針對性制定提升措施,促進配電網與分布式新能源協調發展。促進綠電消費。供電企業建立健全宣傳和推廣長效服務機制,鼓勵引導重點用能單位使用綠電,激發全社會綠電消費潛力。服務綠色出行。地方能源(電力)主管部門組織供電企業優化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機制,進一步簡化居民用戶報裝申請資料,持續提高接電服務效率。供電企業按照“三零”政策要求做好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電服務,全力落實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任務,切實保障群眾綠色出行需求。
同時,鼓勵供電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社會用能信息共享,推動更多主體積極參與能效服務,深化應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手段,提高信息精準度和服務便捷性,滿足用戶高品質、多樣化用能需求。
《意見》同時要求,各地按照“依法依規、積極穩妥”原則,充分利用“兩新”資金等相關支持政策,分類施策,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等供電普遍服務薄弱區域供配電設施規范化改造,進一步做好非電網直供電小區用電問題治理。
《意見》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中新經緯APP)
【編輯:張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