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直營渠道首次參與國補 僅限北京在線商店和上海零售店
6月24日,蘋果公司在其中國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指定產品享國家補貼,至高省2000元人民幣,僅限Apple store在線商店(北京收貨地址)及零售店(上海)。這則消息配圖的產品涵蓋蘋果的智能手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腦顯示器等。
這是蘋果公司在中國的直營渠道首次參加以舊換新國家補貼活動(簡稱“國補”)。2025年,國補覆蓋的產品從家電延伸到手機等3C數碼產品。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起,蘋果的手機等產品在經銷商、電商平臺等渠道已開始參與國補活動。
此前,部分地區國補暫停。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京、上海的以舊換新國補一直沒有停,這兩地的資金調控比較得當,所以北京、上海延續國補問題不大。這位人士還認為,蘋果官宣直營渠道參與北京、上海兩地國補,具有一定的信號意義,即國補對內外資品牌一視同仁;也體現了國補“讓消費者花更少錢、用更好產品”的政策導向。
有華北零售商告訴記者,目前北京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都還在實施家電及3C產品的國補。一位上海家電業資深人士說,上海也還在繼續實施以舊換新國補。
國內部分地區今年二季度國補資金消耗快,國補在6月中下旬暫停或限流。6月20日,據有關部門消息,以舊換新國補下半年中央資金還有1380億元,將在7月、10月分別下達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資金。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師周華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過去,蘋果直營店始終未開放國補,用戶需通過京東、天貓等第三方渠道才能享受優惠。此次蘋果直營渠道首次參與國補,將促使服務體驗升級:讓消費者在官方渠道直接享受“國補+官方服務”雙重保障,打破此前僅第三方平臺支持補貼的局限。再疊加官方14天無理由退換、Genius Bar售后支持等權益,解決了第三方渠道“需當場激活”“限本人簽收”等繁瑣流程。通過參與國補活動,蘋果可以向消費者傳遞出更加“接地氣”的品牌形象,加劇與其他品牌之間的市場競爭。
調研公司IDC的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PC(個人計算機)顯示器市場總出貨量707萬臺,同比增長14%。其中消費市場在“國補”政策的驅動下出貨量達到343萬臺,同比增長17.4%。政策紅利對需求的提前釋放,疊加后期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市場動能減弱。未來廠商將轉向深度競爭,以應對后續增長挑戰。
【編輯:王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