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產業一線|“科考成本從千萬降到幾十萬”,海洋無人船是啥“黑科技”?

  中新經緯7月11日電 (謝婧雯)一條長6.6米,船身材質為鋁合金的智能無人艇在水面上急速前進,最高時速可達70公里……這款無人艇名為“遙”,是專為深遠海域設計的多功能海洋調查款無人船。

  近日,中新經緯走進北京海舶無人船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舶無人船),一探海洋上的新寵——無人船究竟有多少“黑科技”?

  科考成本更低、作業范圍更廣

  無人船是一種借助衛星定位和多傳感感知環境,可按照預設任務在水域航行的全自動水面機器人。無人船能掛載應急救援艇以及多波束設備,完成水下地形地貌掃測和水質檢測等任務。

  海舶無人船創始人梁棟介紹,該公司的海洋無人船產品主要有藍鯨系列和遙系列。藍鯨系列為2.5米全碳測繪級無人船,續航12小時,可用于近海水域和港口碼頭的水下地形測繪;遙系列是6.6米柴油機單噴泵半潛式無人艇,極速可達40節(相當于每小時70公里),續航230海里,可用于水上安防,包括邊防和海域的無人化日常巡檢。

  目前,兩款產品在圖像傳輸和數據傳輸下最遠可以行駛至離控制地30公里的水域。

  梁棟表示,交付的藍鯨系列產品現在重點應用于數字港口的近海測繪、水上水下一體化建模。該系列產品自2022年研發,目前已更新至二代。

  在展示區,中新經緯看到,二代高度接近一代的兩倍,且原來的封閉式艙門改為了鏤空式支架。梁棟解釋,這個設計意在方便整船掛載其他設備。

藍鯨二代(左)一代(右)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遙無人艇則更像一個大型的智能載體,在該船體上使用者可根據需求掛載多種儀器設備。“掛水上安防類的設備,如紅藍警報燈、夜視儀、光電吊艙、監控球機等,它就變成了一個水域安防巡邏艇;掛水質監測儀器,它可以監測水質信息、水文數據;掛聲吶類設備,它能測水下地形地貌!绷簵澐Q,遙無人艇可適配十余種不同功能的掛件。

  以科考為例,梁棟表示,無人船的核心是把復雜的任務拆分,在進行一些基礎的探測工作時,若用無人船替代傳統科考船,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他提到,傳統科考船需要大量人員、花費昂貴的船只租賃和燃料費用,以及消耗很長的專業儀器調試和裝卸時間,成本可能達到千萬元級別。而無人船由于操作簡便,獲取數據迅速,前期準備和后期回收成本低,總成本僅在幾十萬元級別。

  更重要的是,很多科考科研項目本身具有危險性,例如在極端惡劣天氣獲取數據,科考人員往往面臨很大的風險,在這種情景下使用無人船將是更好的選擇。

  目前,海舶無人船已與清華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個中國科研院所進行科研合作,聯合完成水下地形地貌勘測任務。

  梁棟補充說,無人船在海洋勘測領域還有個最大的優勢——在淺水域作業范圍更廣。通常搭載人的大型船吃水深度高,在淺水域的勘測只能覆蓋70%左右的區域。但無人船因其吃水極淺、防脫困能力強的特性能深入島礁周邊等復雜環境,采集更多數據,淺水域可以實現勘測范圍覆蓋95%區域。

  出售至8個國家

  2019年成立的海舶無人船專注智能無人船全產業鏈的研發與制造,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自創始以來,海舶無人船團隊由3位技術出身的博士主導,專注于無人船的核心技術研發,包括無人控制、通訊切換和硬件開發等,如今團隊人員已拓展至50余人。

  無人船技術要求較高,從船體設計、數據仿真、動力匹配再進入圖紙設計和生態端生產,整個環節耗時較長,通常為兩年。

  梁棟介紹,一款產品在交付前至少要經過100小時測試,而像藍鯨級別的產品測試時長在300到500小時。

  2021年,團隊從研發河湖級產品開始,于2022年逐步轉向海工級產品藍鯨一代開發,2023年交付藍鯨一代產品。2024年中,海工級產品藍鯨二代進入交付期,研發周期約為18個月。遙無人艇則預計在2025年年底交付。

  梁棟告訴中新經緯,公司兩款海洋系列的產品主要面向海外銷售,國外客戶可通過阿里國際站、中國制造網等渠道直接下單購買無人船產品。同時,海舶無人船也服務于中國國內的專業儀器廠商和科研院所。如今,公司交付8個國家的海洋無人船已有幾十條

  梁棟介紹,出售至海外的無人船主要應用于石油勘探、海上測繪、警署巡防等領域。

無人船應用藍圖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發展海洋經濟的載體

  “無人船艇行業仍屬于藍海狀態!痹诹簵澘磥恚袊撔袠I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據他了解,中國專注于海洋無人船的公司數量目前僅有十來家。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年出版的《2025-2030年中國智能無人船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全球智能無人船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約20%,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超過100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717.69億元。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發展海洋經濟。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會議還提到,要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加強全球海洋科研調查、防災減災、藍色經濟合作。

  梁棟認為,海舶無人船通過智能化和無人化能降低危險任務的風險,提高作業效率,同時助推海洋治理,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載體。

  梁棟向中新經緯展示了公司一款名為“衛士”的水上救生機器人。據其介紹,這款產品主要應用于海上和水域救援溺水者,已被藍天救援隊、海濱浴場、游輪公司等使用。該機器人具備5米每秒的高速運行能力,能迅速接近落水者并提供救援,浮力可承載兩人,可替代部分救生員的工作。目前,“衛士”已交付數百臺,價格為2.5萬元一臺。

“衛士”水上救生機器人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水下暗管或者是出海管的排查能防止水源污染海洋,我們做這種項目非常多!绷簵澾舉例,無人船能通過算法計算出港口碼頭的清淤工程量,為客戶提供數據支持和深層次方案,同時在工程實施前后進行掃描對比,確保工程量達標。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梁棟透露,公司當前正在制作一款介于藍鯨系列和遙系列之間的5米左右的海工級產品,適用于完成中近海的測繪工作。

  未來,海舶無人船還打算推出一款長續航低功耗,以綠色動力為主的產品,應用于深遠海勘測。目前,該產品的研發工作已持續一年,預計2025年底生產出樣機,2026年下半年進入交付階段!拔覀兤诖@條船放出去能在外‘漂泊’6到8個月再回來!

  梁棟表示,隨著技術發展,特別是低軌衛星網絡的建設,深遠海產品將可能實現通過衛星通信進行數據傳輸,而遠海通訊難題的解決將為其產品超半年漂泊計劃的實施提供條件。

  梁棟提到,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浙江老漁翁集團旗下上海繁盛投資領投。融資資金將用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建設人才團隊,加快市場推廣及產品化進程。對于上市計劃,梁棟表示有在考慮,將視情況準備。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謝婧雯:xiejingwe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

【編輯: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