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掛牌,越疆科技上市求輸血
作者:喬心怡
12月23日,協作機器人企業深圳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疆科技”,2432.HK)在港交所掛牌。作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本次越疆科技IPO發行價格為18.80港元/股,開盤價格為19.70港元/股。截至收盤,越疆科技報價18.94港元/股,市值為75億港元,振幅13.94%,換手率為0.88%。
值得一提的是,越疆科技也是繼晶泰科技(2228. HK)、黑芝麻智能(2533.HK)后,2024年第三家通過18C(以上市規則第18C章遞表)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反觀“國產協作機器人三杰”中的另外兩家,節卡機器人去年5月申報IPO獲得受理,如今處于中止審核狀態。同時期,遨博機器人也被傳出啟動科創板IPO輔導的消息,但至今仍未有實質性動作。
作為最先“上岸”的國產協作機器人企業,盡管在國內市場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處在持續虧損之中的越疆科技無法繼續依賴外部輸血,如何盡快提升自身輸血能力將會是企業未來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
現金流告急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越疆科技在2021年-2023年期間,每年的收入分別是1.74億元、2.41億元、2.86億元,同時期的經調整虧損凈額為4304.1萬元、3989.8萬元、8181.7萬元。越疆科技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產品六軸協作機器人的售價持續下降,導致營收乏力。
越疆科技的產品主要分為六軸協作機器人、四軸協作機器人和復合協作機器人。報告期內,越疆科技六軸協作機器人的收入金額由2021年的2595.7萬元提升至2023年的1.34億元,占收入總額的比重也提升至2023年的46.8%,成為了收入的主要來源。
隨著收入規模的擴大,六軸協作機器人的單臺價格一路走低。根據披露數據,該六軸協作機器人在2021年的平均售價為6.59萬元/臺,到了2023年的平均售價已經降為5.66萬元/臺,降幅超過14%。
“我們察覺到了在過去兩年中,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價格戰已經愈演愈烈。”一位協作機器人外企的高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曾經觀察到,同一款協作機器人的價格,在一年中的降價幅度能夠超過三成。“因此很多頭部企業也會選擇增加研發投入盡快形成技術壁壘,或是增加配套服務來提高客單價。”
對于越疆科技來說,收入持續增長的另一面,便是企業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但是隨著業務拓展和研發投入的增加,公司成本開支也在進一步爬坡。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越疆科技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21年研發投入為4687.3萬元,2023年上升至7052.7萬元。越疆科技表示,公司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財政資源,以取得技術進步,從而維持產品的競爭力或擴大產品組合。因此,公司預期未來將繼續產生重大研發開支。
在此背景下,越疆科技現金流面臨承壓。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越疆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36.7萬元,到了2022年和2023年,該數據分別為-1.17億元、-1.58億元。截至2023年,越疆科技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1億元。
內部輸血能力亟待提升
上市之前,越疆科技的外部融資次數較為頻繁。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5年成立到2022年,越疆科技完成了八輪融資。上市之前的最近一次融資是2022年11月的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網投、深投控等。該輪融資后,越疆科技的投后估值達35.3億元。
“在國產協作機器人領域,越疆科技作為第一梯隊的企業,外部融資表現一直不錯,這也一定程度上讓人忽視了其內部造血面臨的壓力。”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加大研發投入有助于技術創新和長期競爭力的提升,但在短期內會對現金流和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上市之后,如果無法有效管理研發風險,提高研發成果轉化率,研發投入可能成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提升的制約因素。”袁帥說道。
如何在外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優勢,也是越疆科技當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了解,在商業化領域,越疆科技已經和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客戶達成合作,并在3C制造、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半導體、食品飲料、醫療手術等領域實現規模化落地。
根據CIC灼識咨詢報告,按2023年的出貨量統計,越疆科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國所有協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為13.0%。“越疆科技在未來的競爭中需要強化扎根于本土市場的優勢,并且在和國內外企業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優勢。”袁帥指出,擁有一支能夠理解本土市場需求的團隊,或許是越疆科技的優勢。
近年來,國際機器人巨頭們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全球協作機器人廠商優傲機器人也在11月底推出了兩款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協作機器人產品-UR7e和UR12e。同時,ABB等工業機器人巨頭也已進入協作機器人領域。在今年的工博會上,ABB發布了GoFa協作機器人高精度功能選項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選項)。
“越疆科技有過服務國內頭部產業企業的經驗以及協作機器人的全棧技術能力,這能夠幫助他們在國內乃至海外找到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掌如研究院院長何基永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拓展市場的同時,越疆科技仍然需要注意技術投入的變現周期,“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優化盈利模式,公司自我造血的能力難以得到根本改善”。
【編輯:張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