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19日電 “總體上看,接下來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會階段性呈現‘放長收短’特征。”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19日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
近期,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行。王青表示,節后央行持續開展較大規模逆回購,但受公開市場到期量較大影響,央行持續實施資金凈回籠。這抵消了節后資金回流銀行體系帶來的寬松效應,是DR007上行的主要原因。
Wind數據顯示,春節后(2月5日)至今,公開市場累計逆回購到期46027億元,央行累計開展34191億元逆回購操作,疊加2月18日有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公開市場累計凈回籠資金16836億元。
王青分析稱,從公開市場到期和政府債發行等角度看,本周資金面偏緊,這也部分源于央行適度控制公開市場投放規模。背后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貨幣政策基調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之后,監管層重在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強調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空轉”;二是近期監管層正在采取多重措施,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這是近兩個月來資金面偏緊的一個重要原因。
考慮到當前DR007已較大幅度高于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王青認為不排除在2月下旬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顯著加快等影響下,央行恢復公開市場凈投放的可能。另外,1月央行會繼續開展大額買斷式逆回購,同時在25日會適度縮量續作MLF,意味著以買斷式逆回購替代MLF的過程還會延續。這將在繼續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色彩的同時,保持中期流動性充裕,以此支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和政府債券發行。
王青表示,綜合各類因素判斷,在1月DR007中樞大幅度上行之后,2月資金面相對于去年四季度的寬松狀況還會偏緊一些。
流動性包括三個層次:短期、中期和長期。央行主要通過7天期逆回購等政策工具調節短期流動性,而以買斷式逆回購、MLF等調節中期流動性,長期流動性則主要依靠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新增的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進行調節。
王青還表示,當前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較此前的“合理充裕”更為積極,主要是指保持中長期流動性處于充裕狀態,支持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更有力地支持政府債券發行。主要政策工具包括較大規模開展買斷式逆回購,以及適量續作MLF、恢復國債買入操作、擇機降準等。
王青進一步表示,今年新增信貸、新增社融都有望恢復同比多增,這是逆周期調節不可或缺的一個發力點。事實上,1月金融數據已顯示了這一勢頭。短期流動性方面,則要繼續防范資金在貨幣市場“空轉”,同時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做好“五篇大文章”。這對當前穩匯率也有一定積極意義。總體上看,接下來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會階段性呈現“放長收短”特征。(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