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現策略分化
正值一季度“開門紅”收官前的關鍵時期,銀行攬儲大戰愈發激烈。在存款利率整體下行的趨勢下,部分地方中小銀行“逆勢上揚”,上調存款利率,以真金白銀的實惠吸引儲戶。而曾憑借高利率在攬儲大戰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民營銀行,則開啟佛系營銷,集體踏上了降息之路。一升一降之間,銀行存款利率分化拉鋸戰不斷上演。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高進高出”的定價策略難以為繼,未來銀行存款利率長期趨勢是向下而行,銀行應拓展非利息收入,提升盈利韌性,差異化定價與客群經營,降低對利率敏感型客戶的依賴。
多地中小銀行上調存款利率
一季度“開門紅”賽程早已過半,銀行間的攬儲大戰已然進入最為激烈的“白熱化”階段。在當前存款利率整體呈現下行趨勢的大環境下,不少地方中小銀行卻反其道而行之,為了加大獲客力度,紛紛“逆勢”上調利率。
“存單升級,純享收益上升”,近日,五臺農商行最新存款利率“出爐”,1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75%、2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85%、3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15%。
該行一位客戶經理介紹稱,“我行3年及5年定期存款利率都進行了上調,調整后的利率均為2.15%,3年定期存款利率此前為2.0%。目前存入3年定期存款性價比較高,想要存入資金的客戶攜帶身份證前來柜臺辦理即可”。
陵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也將存款利率進行了上調,具體來看,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執行利率分別為1.75%、1.85%、2.00%、1.80%。
該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最近存款利率進行了上調,在此之前,3年期定期存款若存入金額在20萬元以下,利率為1.9%;存入資金20萬元以上,利率則為1.95%。而現在利率統一上調至2.00%,且不再區分起存金額”。
從攬儲需求來看,一季度“開門紅”對銀行全年業績至關重要,而存款是銀行開展業務的基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小銀行需要通過上調利率來吸引更多儲戶,擴充資金規模,為后續放貸、投資等業務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在蛇年春節前夕,為備戰“開門紅”,就有陜西、黑龍江、山西、河南等多地城農商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對存款利率水平進行了上調。
以位于陜西地區的麟游農商行為例,該行在2月中旬發布了存款利率“一浮到頂”的通知,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70%、1.90%、2.15%。“活動今年3月底結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上調了,之前分別是1.70%、1.90%,定期存款起存金額為50元。”該行一位客戶經理說道。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指出,銀行“開門紅”的季度性業務需求,是推動中小銀行上調存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在“開門紅”期間銀行資金需求旺盛,中小銀行在客戶資源和品牌影響力上相對薄弱,攬儲壓力更大,因此更傾向于通過上調存款利率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吸引資金。
民營銀行開啟降息模式
雖然多地中小銀行上調存款利率動作頻頻,但從宏觀市場行情來看,存款降息的大趨勢并未改變,此前,以高利率攬儲而聞名的民營銀行,已迎來新一輪降息。
“我行計劃于2月26日下調整存整取2年期產品年利率至2.20%,您在利率調整生效之前存入的存款不受影響,仍按照存入時的產品年利率計息、付息。”近日,中關村銀行客戶經理批量向客戶通知了這一消息,北京商報記者從一位客戶經理處了解到,目前該行整存整取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4%,整存整取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1.9%,整存整取6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85%,整存整取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65%。
無獨有偶,包括錫商銀行、新安銀行在內的多家民營銀行均先后宣布將下調存款利率。2月24日,錫商銀行更新了調整后的存款利率水平,其中,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下調至1.8%、2.0%、2.6%、2.5%。
新安銀行于2月21日對手機銀行、小程序、公眾號在售的儲蓄存款產品利率進行調整,具體來看,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從此前的2.90%降至2.80%。
民營銀行主要由民間資本控股,發起股東多為民營企業或自然人,民間資本在銀行的股權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地方中小銀行的股權結構則更為多元化,包含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其他社會資本。在經營模式上,不同于傳統銀行,民營銀行物理網點較少,多依賴互聯網平臺開展業務,具有較強的互聯網屬性。展業前期民營銀行憑借高利率吸引儲戶,攬儲成本相對較高,隨著市場環境變化,當資金儲備達到一定規模,為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下調利率成為必然選擇。
對下調存款利率的考量,一位民營銀行相關人士提到,從資金成本角度來看,前期民營銀行依靠高利率攬儲,使得資金獲取成本較高。隨著業務逐步穩定,為了優化成本結構,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下調存款利率也是大勢所趨。從行業整體環境來看,之前主要銀行已進行了多輪存款利率下調,民營銀行下調利率也是順應行業趨勢的體現。
在艾亞文看來,民營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核心邏輯在于緩解凈息差壓力、響應監管導向及優化負債結構。此外,監管部門對“高息攬儲”的窗口指導趨嚴,民營銀行也在進行差異化競爭策略轉向,從“價格戰”轉向服務創新,盈利模式調整、客戶優化等。
“高進高出”定價策略難以為繼
在當前環境下,業內觀點多認為,新一波存款利率普降或許還在路上。從宏觀經濟層面看,為刺激經濟發展,人民銀行可能采取寬松貨幣政策,引導銀行降低存款利率,鼓勵資金從儲蓄轉向投資和消費,推動經濟發展。
市場競爭角度,雖然部分地方中小銀行在“開門紅”期間上調存款利率以攬儲,但長遠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競爭加劇,各銀行在權衡成本與收益后,存款利率可能逐漸趨同,向合理區間靠攏。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預計,下一階段,銀行仍將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除了下調存款利率之外,銀行還應減少對存款的利息補貼以及利息之外的費用,進一步壓降存款的隱性成本。減少這些隱性成本,有助于銀行在不影響儲戶基本權益的前提下,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這不僅能提升銀行的經濟效益,還能促使銀行更加注重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以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對于銀行存款利率的長期走向,艾亞文強調,“高進高出”的定價策略難以為繼,大多數銀行對存款利率上浮的調整是階段性的。未來銀行存款利率長期趨勢是向下的。對銀行而言,應擴大低成本負債來源,利用市場化工具降低整體資金成本。拓展非利息收入,提升盈利韌性,差異化定價與客群經營,降低對利率敏感型客戶的依賴。
面對利率變化帶來的挑戰,從儲戶角度而言,董希淼建議,在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儲戶應盡快調整好投資心態,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綜合進行資產配置。如果希望獲得較高收益,那么應承擔更高的風險;如果不希望承擔較高的風險,那么應該接受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儲戶如果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適當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和黃金等投資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