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6日電 (付健青)業績快報透露重大信號,A股要開啟年報行情了嗎?
暴增26倍
受業績提振,26日,思特威盤中股價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漲4.64%,總市值近410億元。
前一日晚,思特威披露《2024年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總收入59.69億元,同比增長108.9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91億元,同比暴增2651.81%。
對于業績大增,思特威介紹,在智能手機領域,公司應用于高階旗艦手機主攝、廣角、長焦和前攝鏡頭的數顆高階5000萬像素產品、應用于普通智能手機主攝的5000萬像素高性價比產品出貨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時公司與多家客戶的合作全面加深、產品滿足更多的應用需求,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帶動公司智能手機領域營業收入顯著增長。
此外,在智慧安防領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產品具備更優異的性能和競爭力,產品銷量有較大的上升,銷售收入增加較為顯著;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應用于智能駕駛和艙內等多款產品出貨量亦同比大幅上升。
10股凈利翻倍
“V觀財報”注意到,25日共有12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業績快報,除思特威業績暴增外,還有9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也均超100%。
其中,恒玄科技、天馬新材和泰德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0%,所屬行業分別為半導體、化工和汽車零部件;晶合集成、驅動力、夜光明、艾力斯、潔特生物、賽恩斯歸母凈利潤也漲超10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家公司的上市地點聚集在科創板和北交所,這是為什么?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V觀財報”表示,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科技創新企業,尤其是硬科技企業;北交所則側重支持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這些企業基本上處于比較明顯的成長期,規模較小但是增長潛力較大。從市場機制看,由于科創板和北交所允許尚未盈利但有高成長潛力的企業上市,這些企業在上市以后,隨著業務的擴展,可能就會進入盈利的爆發期,導致凈利潤大幅增長。
“這反映出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之下,科技創新企業具有較強的業績增長潛力!鼻昂i_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這也和當前開啟的“科技!毙星槊芮邢嚓P,像機器人產業,現在還在發展初期,所以是一個長期機會,并不是短期的炒作。
2025年以來,北證50指數已漲超30%,成分股中有不少涉及機器人概念的公司。開源證券認為,預計2025年機器人產業將維持較高市場關注度,市場對機器人零部件的關注多集中在滬深市場,而北交所機器人零部件在關注度相對更低的同時具備較高成長和專精屬性的特點,其中優質公司同樣受益于機器人產業進化,具備持續增長潛力。
要開啟年報行情了嗎?
Wind數據顯示,A股有逾2800家上市公司已經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有過半企業盈利,超四成凈利潤同比增長。
天風證券根據年報預告分析,從超預期角度看,非銀金融、通信、農林牧漁和電子業績增速居前且超預期比例較高。一級行業中,非銀金融、汽車、環保和輕工制造等行業超預期比例較高,分別為72.72%、38.18%、35.71%、30.77%。業績增長超300%且超預期比例超25%的行業主要有非銀金融、通信、農林牧漁、電子。
民生證券此前指出,在業績預告預喜的個股中,向外進行市場拓展的業績兌現是核心驅動。而在預悲個股中,除計提減值外,向外市場拓展帶來的費用增加是業績第二大拖累。這背后似乎表明當下處于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上市公司不可避免會面臨盈利能力的承壓,對外尋求增長的道路充滿機會與挑戰。而在這個過程中,制造業龍頭企業有望更加受益。
隨著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批量上新,年報披露的高峰期正在臨近。那么,A股要開啟年報行情了嗎?
楊德龍表示,隨著年報開始披露,可能會帶來新的機會,一些業績超預期或者增速比較高的板塊,表現會更好。
張翠霞提醒,傳統產業向高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高增長有必然性和驅動性,但也要注意,高增長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說一次性的收益、低基數效應等。從大的邏輯來看,投資者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供應鏈來進行積極布局和博弈。(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