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基金大玩“平衡術” 頻現增聘科技大拿謀轉型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近期,消費主題基金在營銷策略與降低產品存續風險上有了新思路。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通過對消費主題基金增聘科技明星基金經理的方式,迅速改善了基金產品業績,降低了規模下降帶來的產品存續風險,甚至有基金公司將年內進入業績前十的基金經理“空降”到消費主題基金上。通過上述方式,這些基金可以實現產品業績和風險上的平衡。
1 消費基金借科技賺業績
2個多月前,曾預警產品合同存續風險的國聯滬港深大消費基金,已有2個月時間未再提示產品規模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與該基金的業績迅速崛起有關。截至目前,國聯滬港深大消費基金年內收益率已超20%,在同類基金產品中居于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國聯滬港深大消費基金在2024年12月增聘了基金經理,并在2025年1月成為該基金的唯一基金經理,這可能為新基金經理在今年以來的上漲行情中加倉相關賽道提供了機會。截至去年12月30日,該基金的持倉就體現出新變化,當時該基金重倉股名單中的泡泡瑪特、農夫山泉等消費龍頭被賣出,騰訊、阿里巴巴、小米、嗶哩嗶哩等科技股成為核心股票。
圓信永豐基金旗下的圓信永豐消費升級基金,同樣也借助科技股倉位抵消了消費行情的平淡,目前該基金年內收益率達到12%,這在消費主題基金中屬于業績翹楚。截至去年12月末,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有4只為白酒等消費賽道股,其余6只全部為半導體、機器人、互聯網、人工智能硬件等熱門科技賽道股。
此外,中銀鑫新消費成長基金在持倉上也采取了類似的實用主義策略,該基金此前的重倉股中主要有醫美、白酒、電影、旅游等賽道,但消費賽道的低迷和業績壓力促使基金經理做出了調整,該基金在去年12月末做了重大調倉,科技股幾乎占據了全部十大重倉股席位,該基金也因此抓住了今年以來的科技行情,業績排名迅速提升。
2 復制“轉型”成功經驗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基金借助科技股獲得了超額收益,所以不少基金公司意識到,在消費基金當前相對低迷之際,可以聘任科技基金經理,以“混合雙打”的形式,來實現基金業績的平衡和風險對沖。
日前,長城基金發布基金經理增聘公告,旗下長城消費30基金增聘了當前市場炙手可熱的明星基金經理余歡作為雙基金經理之一,這或許意味著該消費主題基金將出現持倉風格的調整。
余歡單獨管理的長城久鑫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高達38.76%,在全市場基金產品中業績排名第八,而余歡之所以進入當前年內業績十強,與他在長城久鑫基金上集中持倉人形機器人、AI等科技股緊密相關,包括三花智控、兆威機電、綠的諧波、拓普集團等核心股。
值得一提的是,余歡此前也為偏好消費賽道的基金經理,長城基金為長城消費30基金增聘余歡,可能也在吸取這位基金經理“轉型”后的成功經驗。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一年前,余歡所管的長城久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部為消費股,包括瀘州老窖、貴州茅臺、洽洽食品、水星家紡等,但到去年9月末,消費股在前十大重倉股的席位上已縮減至4個,而科技股的在重倉股中的占比開始顯著提升,到2024年12月底,長城久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已不見消費股的蹤影,迎來了清一色的人形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個股。
業內人士猜測,余歡在擔任長城消費30基金經理之后,也可能會在隨后的倉位中逐步增加科技股的占比,以復制他此前從重倉消費轉型科技的成功策略。
3 既有業績驅動也有產業邏輯
偏好消費的基金經理在賽道選擇上向科技轉型,不僅來自基金產品業績需求的驅動,也來自產業資本和技術突破等方面的邏輯引導。
將半導體列為消費主題基金核心倉位的鵬華基金基金經理蔣鑫認為,國內半導體企業的估值在全球定價中偏低估,可以看到電子周期品全面超預期,因此挖掘現有產品在上行周期且還有新品可以期待的公司,選股策略主要布局那些遠期空間大、估值低,基本面有趨勢性向上變化的優質成長股,同時關注資本開支高峰將過去、盈利能力將顯著提升的股票。截至去年12月末,蔣鑫所管的鵬華消費優選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是半導體龍頭匯頂科技。
創金合信基金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在科技賽道投資邏輯上,當前持續的投入使得央企的智能算力供給能力明顯提高,數據集的構建與大模型的開發進程也在加速。隨著與行業內龍頭民企及科研機構深度合作,越來越多的高價值應用場景逐步建立。從具體部署看,國資委要求構建算力和數據基礎并為后續的技術突破提供必要的支持,這包括分批構建重點行業的數據集,建設通用的基礎數據集。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央企不僅能夠為自身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動力,也為民企在創新發展中提供了資本保障。與此同時,這位基金經理還認為,當前各互聯網公司紛紛引入DeepSeek大模型,并借助于過往積累的資本,極大縮短了類似于大模型和人形機器人等新技術成本的消化時間。
此前重倉消費賽道的余歡也解釋了他轉型科技的基本邏輯,他判斷2025年或是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行業有望真正實現從0到1的進展,對于這樣滲透率有極大提升空間的高速成長性賽道,他更愿意用長期的視角緊密跟蹤行業及相關企業進展,以長期成長股的策略對待相關受益標的。產業資本涌入科技賽道,也使得這位此前偏好白酒投資的基金經理,更加注重對新技術帶來的變革性機會,他強調,越來越多的國內科技及制造業企業都在入局人形機器人的制造研發。一個完整的人形機器人包括大腦、線性及旋轉關節、靈巧手等結構,涉及電機、減速器、傳感器、絲杠、編碼器、電池組等多個細分環節,不過,從現在的產業發展情況來看,人形機器人的部分零部件還存在低成本量產的難度,這可能會延緩行業的商業化進程,但國內企業在降本量產方面具備巨大的優勢,有能力生產出“物美價廉”的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和本體。
“現階段很多公司表觀估值較高,但對于有明確產業發展趨勢的高速成長性行業來說,采用新業務及傳統業務分部估值或者遠期估值折現的方式較為合理。”余歡認為,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估值,很多龍頭企業當前估值仍具有合理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板塊大幅調整的事件可能包括核心機器人、企業機器人迭代更新速度不及預期、量產進度不及預期、機器人使用場景落地情況低于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