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基金>>正文

323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 債券型基金占比超五成

2025-03-03 14:19:30 證券時報

  323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 債券型基金占比超五成  

  證券時報記者 梁謙剛

  3月1日,中歐智能制造混合、華富收益增強和國聯安增利債券基金均發布暫停大額申購的公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基金市場頻繁出現限制大額申購的情形。

  基金限制大額申購現象頻發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3月1日,共有370只基金發布暫停大額申購的公告,涉及基金323只。這一現象背后蘊含著復雜的市場邏輯,不僅反映了基金公司的策略調整,還對投資者的決策和市場的整體運行產生著深遠影響。 從投資類型來看,限制大額申購的基金類型豐富多樣,涵蓋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和FOF等。

  上述323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占比最高,超過五成。這類基金對利率變化敏感,在市場利率不穩定時,限制大額申購可避免大量資金涌入打亂投資組合配置,維持收益穩定。

  貨幣市場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占比均超過10%,QDII基金占比在10%以內。FOF占比最低,不到1%。這表明不同投資策略和風險特征的基金,都可能因各自原因采取限制大額申購的措施。

  限制大額申購的影響

  基金限制大額申購有助于維護市場的穩定運行。當大量資金無序地流入或流出基金市場時,可能會引發市場的異常波動,影響市場的正常秩序。基金公司通過限制大額申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沖資金的大規模流動,降低市場波動的風險。

  在限制大額申購的基金中,單日大額申購限額設定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限額的設定通常與基金的投資策略、規模以及市場情況等因素密切相關。這種多樣化的申購狀態,反映出基金公司在資金管理上的謹慎態度和靈活策略。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基金限制大額申購的政策呈現動態調整的趨勢。

  業內人士也表示,對于投資標的流動性較好、基金規模較大且能夠承受一定資金沖擊的基金,往往會設定相對較高的限額。這類基金有更充足的資金和資源來應對較大規模的資金流入,高限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投資者的大額投資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基金規模的適度擴張。

  投資者在面對基金限制大額申購的情況時,行為也會逐漸發生變化。隨著投資者投資經驗的積累和對市場的深入了解,他們會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一現象,不再僅僅關注基金是否開放大額申購,而是更加注重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投資策略以及風險控制能力。

  北證50和科技相關基金走勢強勁

  發布限制大額申購的基金,今年以來市場表現如何?

  據數據寶統計,截至2月28日收盤,323只暫停大額申購的基金中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同期上證指數的有281只,占比87%。7只基金年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20%,包括中歐智能制造A、富國北證50成份A、東財北證50指數A、萬家北證50成份指數A、華安北證50成份指數A等。

  收益率靠前的基金中,有多只與北證50指數密切相關。以富國北證50成份A為例,其1月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23.41%。該基金2024年末重倉了北交所股票貝特瑞、錦波生物、艾融軟件、連城數控、曙光數創等。

  北交所的設立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資渠道,推動了相關企業的發展。這些企業大多處于新興產業領域,具有較高的成長潛力。隨著北交所市場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市場流動性不斷提升,相關企業的價值得到了市場的進一步認可,股價上漲,帶動了投資北交所的基金凈值上升。

  這類基金限制大額申購,一方面是因為北交所市場容量相對有限,短期內大量資金涌入可能會導致市場供需失衡,推高股價,形成泡沫,不利于市場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希望通過限制大額申購,更好地控制基金規模,確保基金經理能夠在北交所市場中更精準地選擇優質投資標的,提高投資組合的質量,為投資者創造更穩定的收益。

  部分基金憑借精準的投資布局獲得了可觀的正收益。如中歐智能制造A、華安恒生生物科技指數A、華安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A、富國創新企業A、富國新興產業A等。

  以中歐智能制造A為例,該基金1月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達到25.35%。2024年末,其重倉了恒玄科技、中芯國際、翱捷科技-U、龍迅股份、立訊精密等科技龍頭企業。

  今年以來,AI技術取得新突破,推動了基金所持有股票價格的上升,進而帶動基金凈值大幅上漲。這也體現了基金經理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力和精準把握能力,通過合理配置智能制造領域的優質資產,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萬可義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