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5日電 (閆淑鑫 實習生 賀賽)“當前,全球供應鏈正面臨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嬰幼兒配方奶粉及功能性食品的產業安全問題成為社會焦點,而關鍵乳品功能性原料作為這類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供應的穩定性與質量可靠性至關重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建議推動乳品功能性原料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冷友斌表示,近年來,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及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迅猛,但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關鍵乳品功能性原料部分依賴進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自主創新發展。與此同時,中國鮮奶產量波動較大,供需短期內出現錯配以及乳業深加工不足的矛盾也顯現出來。
為此,冷友斌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建議國家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項目,重點突破乳鐵蛋白、脫鹽乳清液、α-乳球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骨橋蛋白、酪蛋白等關鍵原料的“卡脖子”技術,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應用。設立專項財政補貼資金,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和新品研發,對建設原料生產基地的企業給予土地和資金支持。
二是完善法規與評估體系。結合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的嚴格監管要求,為乳品功能性原料生產中的新技術、新工藝及新產品設立專門評估方法。在保障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及時調整法規,開展乳制品深加工專項試點,推動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
三是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對使用中國國內奶源生產優質乳品功能性原料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鮮奶生產,維護食品安全和奶農利益。對從事關鍵乳品功能性原料研發、生產的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
四是加強人才培養。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國從事研發和生產工作,提供住房、科研啟動資金等支持。
“推動乳品功能性原料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是實現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功能性食品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冷友斌表示。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閆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