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財經|專家面對面】近期,浦發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密集宣布停發部分聯名信用卡產品,原因多為“業務策略調整”“更好提升服務質量”“合作到期”“業務發展需要”等。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這一現象折射出信用卡業務從高速擴張向存量運營的深刻轉型。過去十余年間,聯名信用卡作為銀行拓展市場的重要工具,通過嫁接電商平臺、航空企業、連鎖商超等消費場景,以專屬優惠權益吸引特定客群。
薛洪言分析稱,銀行借助合作方的品牌號召力實現精準獲客,聯名方則依托信用卡增強用戶粘性。早期銀行通過與知名品牌聯名,以權益補貼快速占領市場,但多數產品未建立差異化競爭壁壘。當合作方的用戶資源被充分開發后,發卡量增長陷入停滯,持續投入的權益成本與收益逐漸失衡。部分銀行更是將聯名卡視為短期沖量的工具,缺乏長期運營規劃,導致產品迭代與用戶需求脫節。這種“重發卡輕運營”的策略,在信用卡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后,也就失去了土壤。
薛洪言稱,在此背景下,過去以發卡量為核心的考核體系,正被活躍率、卡均交易額等質量指標取代。銀行開始意識到,與其耗費資源維護低效聯名卡,不如集中力量優化核心產品。這種調整短期可能影響市場份額,但長期看有助于提升經營效率。
(責任編輯 董湘依 制作 鄭錚 宅男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