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金融>>正文

4月券商密集發債“補血” 今年境內發債規模同比增長12.4%

2025-04-15 08:07:17 證券時報

  4月券商密集發債“補血” 今年境內發債規模同比增長12.4%

  證券時報記者 許盈

  4月以來,券商發債“補血”出現小高峰——已有7家券商獲批發行公司債、次級債券,多家券商發布債券募集說明書或發行結果公告。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券商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同比大幅增長55%,券商次級債券的發行也呈抬升趨勢。利率方面,年內券商發債的票面利率居于1.6%~2.2%之間,發債融資成本相比前幾年大幅降低。

  本月券商密集發債“補血”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4月以來,東吳證券、國泰海通、中泰證券、南京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等多家券商陸續獲批新發公司債,國元證券、國信證券則獲批發行次級債券。

  4月8日,東吳證券公告稱,中國證監會同意其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8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

  4月7日,國泰海通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6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同日,中泰證券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

  更早前,南京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分別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50億元、200億元公司債券。

  另外,國金證券、財達證券、東北證券、國信證券等券商還先后公告了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債等債券的發行結果公告或募集說明書。

  從發債的利率來看,票面利率居于1.6%~2.2%之間,中位數在2%左右。相比前幾年動輒3%以上的利率水平,券商發債融資的成本大幅降低。比如國金證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發行工作已于4月10日結束,實際發行規模12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為1.98%。

  次級債發行獲批數量抬升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今年以來券商的次級債券密集獲批,其中還有兩家券商獲批永續次級債券。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公告獲得證監會發行次級債券/永續次級債券批復的券商達到6家。其中,國信證券、東方證券分別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200億元、100億元永續次級債券;國元證券、光大證券、華西證券、財達證券則獲批發行次級債券,公開發行面值分別不超過30億元、150億元、20億元、30億元。

  資本實力,是券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根據證監會2020年5月修訂的《證券公司次級債管理規定》,長期次級債可按一定比例計入凈資本,到期期限在3、2、1年以上的,原則上分別按100%、70%、50%的比例計入凈資本。

  從募資用途來看,券商發行次級債券以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等最為常見。

  比如,2024年9月,廣發證券獲批發行不超過200億元次級債券,2025年第一期次級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資金用途為“擬用于償還到期債務”;2024年11月,東北證券獲批發行不超過80億元次級債券,公司2025年第一期次級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資金用途為“補充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并且東北證券承諾募集資金不用于股票投資、融資融券、股票質押、衍生品等資本消耗型業務。

  在票面利率上,大型券商的利率顯著低于中小型券商。以上述兩只次級債券為例,今年3月中旬,廣發證券發布的《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第一期)發行結果公告》顯示,本期債券品種一發行期限為394天,最終發行規模為35億元,最終票面利率為2.10%,認購倍數為2.24倍;品種二未發行。東北證券則在3月下旬公告稱,公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第一期)最終網下實際發行數量為6億元,占本期債券計劃發行總規模的60%。本期債券的票面利率為2.71%,認購倍數為1.4167倍。

  境內發債規模同比增長12.4%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年內51家證券公司境內合計發行196只債券,境內發債規模合計達3309.9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4%。此外,廣發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等券商還在境外發債。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規模相比往年大幅增長。Wind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證券公司合計發行67只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達10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5%。短期融資券具備發行門檻低、周期短、快速補充運營資金等特點,是券商補充流動性的重要融資渠道。

  對比發行規模來看,有8家券商的境內融資規模超過100億元,還有21家券商的融資規模超過了50億元。其中,廣發證券、中國銀河證券的境內發債規模居前,分別為275.6億元、274億元;華泰證券、國信證券、國泰海通的境內發債規模也均超200億元;招商證券、平安證券、中信建投境內發債規模也都超過了100億元。

  中信建投非銀首席分析師趙然分析,在股票市場處于強市環境時,券商發行債券多以新增發行為主,主要用于滿足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在弱市環境下,券商則主要以維持債券存量規模為目標,此時債務置換在債券發行中所占比例較高;而在震蕩行情期間,債券發行規模主要受券商發債相關政策影響,若未有針對券商發債的寬松政策,那么新增債券發行規模通常也僅略高于償還規模。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付健青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