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30日電 (李自曼)截至29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5年一季報全部披露。據財報,一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共取得凈利潤841.76億元,同比增長1.4%。
整體看來,五家上市險企凈利潤增速呈“三升兩降”格局。
中國人保凈利潤同比增速居首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288.02億元、270.16億元、128.49億元、96.27億元、58.82億元。其中,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3.4%、39.5%、19%。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8.1%、26.4%。
對于凈利潤增長的原因,中國人保表示,集團持續優化保險業務結構、提升業務質量,承保業績較快增長,不斷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升資產配置的穩定性、靈活性及前瞻性,投資業績大幅提升,實現凈利潤同比較快增長。
中國人壽表示,公司持續深化資產負債聯動,不斷加強承保管理,同時受市場利率變化影響,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不及去年
分業務板塊來看,今年一季度,五家公司的壽險新業務價值實現增長,但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壽險新業務價值是指保險公司通過銷售新的壽險保單所預期在未來產生的稅后利潤的現值。它是衡量保險公司新業務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保險公司通過新業務所能獲得的長期利潤。
數據顯示,一季度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1.5%;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為57.78億元,同比增長11.3%,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9.0%;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128.91億元,同比增長34.9%;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7.9%。
中國人壽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新業務價值較2024年同期使用相同經濟假設重述的結果增長4.8%。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A股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的同比增長率普遍在20%至80%。
4月14日,國泰海通非銀團隊研報分析指出,預計一季度上市險企個險新業務增長整體承壓,主要由于前期客需消耗過多、產品策略轉向分紅險而短期客戶接受程度不及預期以及強化費用管控導致,預計銀保等多元化渠道成為NBV增長重要貢獻。
財險板塊,人保財險、平安產險與太保產險保險服務收入均實現增長,綜合成本率下降。
一季度,人保財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1207.41億元,同比增長6.1%;承保利潤366.53億元,同比增長183.0%;綜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
太保產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477.41億元,同比增長4.8%,綜合成本率為97.4%,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其中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68.33億元,同比增長1.3%;非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62.75億元,同比增長0.7%。
平安產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811.53億元,同比增長0.7%;整體綜合成本率96.6%,同比下降3.0個百分點。
國泰海通非銀團隊分析指出,一季度得益于外部巨災賠付影響減少以及內部降賠控費初步顯效,預計頭部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將顯著改善。
東吳證券4月8日發布的研報指出,基于財險業當前的發展環境,從外部看,一季度大災較少利好財險公司降低賠付。從內部看,近年來公司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大力拓展家庭自用車新車市場份額,加速布局個人非車業務,改善業務結構。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