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年終分紅豪擲387億元 39家連續(xù)三年派發(fā)“紅包”
證券時報記者 馬靜
2024年年報季已結束,上市券商的分紅事項擺上日程。
經歷破紀錄的中期分紅和三季度特別分紅后,上市券商又擬“豪擲”超380億元用于2024年年終分紅。42家上市券商中,僅天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因可分配利潤為負數,不進行分紅。
如果從2024年度整體情況看,已有17家券商現金分紅比例超過40%,多于2023年度。再將觀察維度擴大到近三個報告期,明顯可見上市券商正在建立持續(xù)、穩(wěn)定的股東回報機制,已有七成券商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保持在30%(含)以上。
40家披露分紅方案
自新“國九條”發(fā)布以來,上市券商分紅積極性明顯提高。據證券時報記者統(tǒng)計,除天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擬不進行利潤分配外,其余40家上市券商均已披露2024年年終分紅方案,合計現金分紅387.40億元。
與2023年相比,2024年年終擬現金分紅的券商數量沒有變化,但分紅總額減少近19億元。不過由于上市券商加大了2024年中期及三季度分紅力度,合計現金分紅近537億元,因此2024年度分紅總額比2023年還是高出128億元。
分析2024年年終分紅情況,除信達證券、中原證券、中銀證券外,其余券商擬現金分紅規(guī)模均超過1億元;有27家券商擬現金分紅金額在1億元到10億元之間,4家在10億元到30億元之間,6家擬分紅總額超過了30億元。
按擬現金分紅總額看,國泰海通以49.23億元摘得桂冠;中信證券未能衛(wèi)冕,以擬現金分紅41.50億元,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國信證券(33.64億元)、華泰證券(33.40億元)、招商證券(32.79億元)、廣發(fā)證券(30.42億元)。
6家業(yè)績下滑券商堅持分紅
如果從現金分紅比例(以年終分紅金額占歸母凈利潤計算)角度看,中小券商分紅更加大方,頭部券商相對較弱。
以30%的分紅比例劃分,有23家券商的現金分紅比例在此比例之下(剔除不分紅券商),包含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有17家券商的現金分紅比例在此比例(含)以上,以中小券商居多。現金分紅比例排行榜前五名分別是國聯(lián)民生(80%)、紅塔證券(64%)、西南證券(62%)、東吳證券(50%)、財達證券(47%)。
現金分紅比例斬獲榜首的國聯(lián)民生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3.97億元,擬現金分紅3.18億元。不過該券商2024年業(yè)績不盡如人意,歸母凈利潤下滑40.8%。國聯(lián)民生稱,此次利潤分配方案綜合考慮了公司長遠發(fā)展、股東利益等因素,不會對公司每股收益及經營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fā)展。
類似國聯(lián)證券,業(yè)績下滑但仍擬現金分紅的還有國金證券、信達證券、中金公司、光大證券、中泰證券,不過這5家券商的現金分紅比例均在30%以下,其中中金公司、信達證券不到10%。
同樣出現業(yè)績下滑的天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選擇202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這兩家券商截至2024年末可供分配的利潤均為負值,不符合利潤分配條件。兩家券商均表示,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情況等因素,為保障公司持續(xù)穩(wěn)定經營及健康發(fā)展,更好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作出不進行利潤分配決定。
39家近三年連續(xù)現金分紅
如果從2024年全年派發(fā)的紅利看,34家券商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其中紅塔證券、西南證券、國聯(lián)民生、東吳證券、國海證券、興業(yè)證券、山西證券7家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來,持續(xù)有券商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其中增加分紅頻次、注重投資者回報是重要一項。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上市券商逐漸把現金分紅政策寫入公司章程,規(guī)定“除特殊情況外,公司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10%,且在任意連續(xù)三個年度內,公司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如果由此來觀察上市券商在2022年~2024年的分紅變化,可以看出,一年多次分紅的券商數量在增多了。2024年,有33家券商現金分紅次數在2次及以上;而2023年僅有一家,2022年則有兩家。
在這三個報告期內,僅天風證券和太平洋證券未分紅。除信達證券因2023年2月才上市外,其余39家上市券商累計分配的利潤均不少于該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除國聯(lián)民生2022年因定增未分紅,其余39家券商均每年分紅。其中,29家券商已做到最近三年持續(xù)穩(wěn)定分紅,2022年~2024年現金分紅比例均在30%(含)以上。比較典型的如紅塔證券,每年現金分紅比例都高居榜首,2023年、2024年均在90%以上,2022年高達612.17%。
此外,券商如何做好市值管理亦較受關注。市場人士表示,分紅并非越多越好,券商要統(tǒng)籌好戰(zhàn)略發(fā)展、業(yè)績增長與股東回報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而且,盡管券商持續(xù)拋出大手筆分紅,但還難言是高股息板塊。
截至5月6日,40家上市券商平均股息率1.63%,其中股息率在3%以上的,僅有東吳證券(3.94%)、國信證券(3.25%)、華泰證券(3.22%)、廣發(fā)證券(3.19%)。
在多家券商的2024年業(yè)績說明會上,分紅比例會否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如何做好市值管理工作,成為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多家券商的投資者關系紀要分析,券商管理層普遍表示要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市值管理工作:一是聚焦主業(yè),扎實做好經營工作;二是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積極主動推介公司投資價值;三是通過持續(xù)、穩(wěn)定的現金分紅回報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