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8日電 (薛宇飛)2025年以來,已有多只公募基金變更了業績比較基準,涉及混合型、股票型、債券型等多種類型的產品。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有些基金將新近發布的指數納入到了業績比較基準之內,如中證A500指數,有的是根據當前持倉情況而變更業績比較基準。還有基金對業績比較基準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例如,剔除股票指數轉而增加債券指數,將股票指數變為紅利指數等。
有基金大幅調整業績比較基準
近日,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公告稱,將業績比較基準變更為“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修改內容自今年4月28日起生效執行。
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是一只混合型基金,此前的業績比較基準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即“股票指數+債券指數”的組合。此番變更后,業績比較基準變成了“債券指數+債券指數”的組合。
對于變更上述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原因,富榮基金表示:“基于本基金的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限制,選用上述業績比較基準能夠忠實反映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
據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的季報披露,該基金將大部分倉位投資于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的投資占比較低。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產品投資于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的金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約為73.91%、0%。截至2024年年末,該產品投資于債券市場的金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94.69%,股票市場則為0%。翻看此前季報可以發現,該產品此前還有相當比例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市場。
根據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的基金合同約定,該基金的投資組合中,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在0%至95%,債券市場的投資比例未做約定。
將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今年以來的實際收益率、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當前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進行對比發現,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間,三者的收益率分別約為0.22%、-1.69%、-0.01%,基金實際收益率與當前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更為接近。
較大幅度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還有廣發穩健策略混合,該基金近日公告稱,將業績比較基準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人民幣計價的恒生綜合指數收益率×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變更為“中證紅利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
與變更前相比,廣發穩健策略混合的業績比較基準中僅保留了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的比例不變,滬深300指數、恒生綜合指數兩只大盤指數分別被更換為兩只紅利指數。
根據各季報披露,2024年以來,廣發穩健策略混合就持續在高股息、高分紅板塊布局。該基金2025年一季報中稱,報告期內,該基金權益倉位整體略有下降,并基于景氣度因子和價量因子不斷篩選被低估的紅利品種構建組合。
多只產品基準替換滬深300指數
招商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對4407只“主動型股混基金”樣本的業績比較基準進行分析發現,主動型股混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以“股票指數+債券指數”形式為主,其中非港股基金業績比較基準以跟蹤滬深300指數為主、港股基金以跟蹤恒生指數為主。
該研報發現,根據這些主動型股混基金在2024年上半年年末的行業配置,相比于滬深300指數,這些基金大幅低配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高配機械和電子行業。相應地,這些主動型股混基金相對滬深300指數自2024年中報以來(截至2025年3月14日)的年化跟蹤誤差平均為14.37%。
不過,中新經緯發現,今年以來已有多只基金將業績比較基準中滬深300指數進行替換,變更為與產品當前重倉標的相關的指數。
建信信息產業股票的原業績比較基準為“8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5%×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在今年3月,該基金將業績比較基準變更為“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收益率×85%+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15%”。這次變更,只是用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替換了滬深300指數,且權重沒有發生變化。
據建信信息產業股票2025年一季報,該基金重倉的是信息產業方向。該產品一季度的累計收益率約為5.10%,而同期的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約為3.62%、-1.21%,簡單對比可知,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的表現,更符合建信信息產業股票的凈值走勢。
此外,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的業績比較基準由“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變更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份指數收益率×8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15%”;富榮研究優選混合的業績比較基準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20%”,變更為“中證2000指數收益率*8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后)*15%”。
報告稱部分基金相關系數很小
實際投資中,有投資者會發現,基金一段時間內的收益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走勢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根據招商證券上述研報,有一小部分基金(主要為靈活配置型基金)與其業績比較基準的相關系數很小甚至為負數。整體來看,與基準的相關性在0.5以下的基金數量共160只,在全部樣本中占比5.01%。與業績比較基準的相關性在0.1以下(包括負數)的基金的“主要基準指數”均為以定期存款利率為代表的利率或者固定收益率,這些呈穩健上行特征的基準指數與基金實際的凈值走勢自然存在較大的差異。
中信保誠新銳回報此前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稅后)+3%”,從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與產品累計凈值增長率的表現看,該基金A類份額的累計凈值增長率始終低于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C類份額的累計凈值增長率僅在2020年至2022年高于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
中信保誠新銳回報于近日公告稱,將業績比較基準變更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債新綜合全價(1-3年)指數收益率*20%”。
5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制定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明確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設定、修改、披露、持續評估及糾偏機制,對基金公司選用業績比較基準的行為實施嚴格監管,切實發揮其確定產品定位、明晰投資策略、表征投資風格、衡量產品業績、約束投資行為的作用。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對中新經緯表示,為基金設立清晰業績比較基準,避免風格漂移,可讓投資者更準確評估基金表現。在中長期,市場投資風格有望更加穩健,有利于增強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信心,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流入股市,為股票市場提供穩定資金支持,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