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裝汽車業務分立為獨立央企 長安、東風重組仍存疑
記者 劉陽
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央企汽車企業間的整合,終于有了最新進展。不過,在長安汽車與東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風股份同日的公告中,并未提及雙方潛在的重組。
6月5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母公司兵器裝備集團收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對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其汽車業務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國資委按程序將分立后的兵器裝備集團股權作為出資注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東風股份同日公告,2025年2月9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接到間接控股股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知,東風公司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2025年6月4日,本公司接到間接控股股東東風公司通知,東風公司暫不涉及相關資產和業務重組。本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分立重組不會對本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長安汽車方面表示,本次分立后,本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汽車業務分立的中央企業,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32.21%的股份。東風汽車集團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長安汽車間接控股股東)平級,二者均享有副部級行政級別,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
長安汽車間接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與東風汽車集團的重組事宜,在2025年2月首次披露。彼時,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并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此次(央企)重組,是國資委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的重要舉措。”5月27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長安汽車2024年股東大會”上再度強調,此次重組不會影響長安既定的技術戰略、產品戰略和全球化布局等,更不會對長安產生不利影響,只會更有利于中國整車央企的發展,長安汽車也必將朝著打造更強綜合競爭力,迎接更大歷史發展機遇的方向來邁進。
長安汽車2024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歸母凈利潤為73.21億元,同比降幅為35.37%;實現銷量268.4萬輛,創近七年來新高,同比增長5.1%。2025年一季報,長安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341.61億元,同比下降7.73%;歸母凈利潤13.53億元,同比增長16.81%。
“未來五年,公司將堅持能源多元化,面向全球推出60款新品,其中新能源50款。”朱華榮介紹,基于“13336”戰略布局公司2025年的銷量奮斗目標:全口徑收入實現3000億元,總體銷售300萬輛,其中新能源達到100萬輛。“打造陸海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預計今年底,將完成全新一代飛行汽車試飛;到2028年,實現人形機器人生產下線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在長安汽車、東風股份先后公告的同日,兵裝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光學、華強科技、建設工業,及孫公司湖南天雁、東安動力和長城軍工等六家上市公司亦發布了相關內容公告。其中,湖南天雁、東安動力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長城軍工為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
“(兵裝)其他汽車零部件企業大概率會注入新集團。”業內人士表示,兵裝旗下汽車分離,從相關子公司公告來看,作為一級央企,新集團除包括兵裝旗下所有汽車業務,及業務占比80-90%的長安汽車外,東安動力、湖南天雁等其他零部件公司后續或也將調整并入。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