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金融>>正文

債市“科技板”滿月 券商交上全鏈條服務成績單

2025-06-10 07:54:58 證券日報

  債市“科技板”滿月 券商交上全鏈條服務成績單

  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 宏

  近年來,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當前,債券市場“科技板”落地已滿一月,在此期間,券商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債券的申報和發行工作,同時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從承銷、做市、投資、研究等多個環節服務科技創新債券市場的構建與完善。

  截至6月9日,券商合計已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64億元,并在承銷、做市等多環節持續發力,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精準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構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券商已發行264億元科創債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其中提到,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可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聚焦主責主業,發揮投融資服務專業優勢,依法運用募集資金通過貸款、股權、債券、基金投資、資本中介服務等多種途徑,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

  自債券市場“科技板”上線以來,市場呈現出積極活躍態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5月7日至6月9日期間,全市場科技創新債券發行規模已超4000億元,其中25家券商成功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發行規模合計達264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6月9日,招商證券已發行科技創新債券50億元,規模居首;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發行規模均為20億元,東吳證券發行規模為12億元,中國銀河、中信建投、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華西證券、平安證券、西部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發行規模均為10億元,財通證券、華泰證券發行規模分別為8億元、7億元,華安證券、長城證券、西南證券、萬聯證券、山西證券、華福證券、國聯民生發行規模均為5億元,國元證券發行規模為2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展現出‘供需兩旺’的特點。從發行端來看,發行機構非常積極,多家金融機構在政策發布后迅速籌備并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從投資機構角度來看,投資人積極參與,從招標倍數、發行利率可以看出,投資人對這種創新型債券品種非常青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科技板’有望成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

  承銷與做市多環節協同發力

  在積極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同時,券商還在承銷和做市等關鍵環節提供高質量服務,搭建起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堅實橋梁,助力暢通科創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引導更多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

  承銷方面,5月7日至6月9日期間,已有46家券商開展了科技創新債券的承銷工作,承銷規模合計超2200億元。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248.73億元的承銷規模居首;中信建投緊隨其后,承銷規模為241.91億元;中金公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的承銷規模分別為209億元、181.47億元、179.97億元。

  做市方面,券商積極為科技創新債券提供全流程、多元化的做市報價服務,充分發揮做市商的價格發現和流動性支持作用。例如,中國銀河在部分科創債上市后為其開展自動化報價,通過一級市場投資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并在二級市場建立自動化報價機制,形成“資金直達實體、資產高效流轉”的良性循環。申萬宏源證券也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全市場科創債、科創債ETF等產品的做市力度,通過多種報價方式提升市場流動性。

  在發行用途方面,多家券商明確表示,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募集的資金不低于70%的部分將通過股權、債券、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剩余部分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國信證券則表示,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引導債券資金轉化為“耐心資本”,助力新質生產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在一系列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組合拳’下,券商私募股權投資、投行和經紀等多項業務有望全面受益。”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研究員高超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董文博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