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發聲!事關“科創板八條”
上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苑多然近日在上海參加公開論壇時表示,上交所將扎實推進“科創板八條”落地落實落細,一體推進發行承銷、股債融資、并購重組、交易機制等各項制度深化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
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助推器”。據介紹,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征程中,上交所持續完善股票、債券、基金等多元化產品體系,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促進“科技—產業—資本”良性循環。
以科創板為例,目前已支持588家科創企業上市,IPO募資額超9200億元,再融資募資額超1800億元,合計支持資金超萬億元。資本支持下,科創板公司創新投入不斷加大,板塊年均研發強度保持在10%以上,持續大幅領先其他板塊,累計形成發明專利超12萬項,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為大力推動科創板改革落地見效,進一步增強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適配性,2024年6月19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簡稱“科創板八條”)。
“‘科創板八條’將迎來發布一周年。”苑多然透露,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科創板八條”相關舉措絕大部分已完成或取得階段性進展,配套制度有序推出,典型案例不斷落地,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一方面,制度先行,各項配套落地規則穩步推出。比如,深化發行承銷改革,調整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發行網下限售及配售安排,明確鎖定比例更高、鎖定期更長的網下投資者配售比例更高;持續評估高剔比例3%及新股市值配售規則,“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報價定價總體審慎合理,發行總體平穩。
另一方面,大力推動典型案例落地,明確市場預期。“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科創板IPO新增受理9家,再融資新增受理19家,新披露并購交易106單,交易金額累計突破1400億元。
債券市場方面,上交所2021年開展科創債試點以來,已累計服務超300家企業發行科創債1.17萬億元、存量1.11萬億元,其中中長期科創債發行規模占國內各債券市場科創類債券發行總量的比重約60%。基金市場方面,一年來,上交所陸續發布國新科創國企、科創價格、科創綜指等13條科創板指數,科創板指數已達到29條;更新發布指數業務三年行動方案,優化科創板指數、新質生產力指數研發編制計劃等;新增48只科創板ETF上市、68只科創板ETF獲批,上市數量較“科創板八條”發布前增長近2倍。
“科技創新從不是單一主體的‘獨角戲’,而是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多方協同的‘交響樂’,各創新要素同頻共振,方能奏響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落地的完整樂章。”苑多然說。
展望未來,資本市場仍需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配的制度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對此,苑多然表示,上交所與市場各方共筑科創之基、共建科創“新生態”。
一是進一步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強化板塊“硬科技”定位,扎實推進“科創板八條”落地落實落細,一體推進發行承銷、股債融資、并購重組、交易機制等各項制度深化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系統性提升服務科技創新及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效。
二是深化科創債產品和機制創新,進一步大力支持相關市場主體用好科創債,全面做好市場服務、融資審核、投融對接、輿論宣傳等各方面保障工作,提升服務效能,引導社會資金服務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三是加大基金市場中低波動型產品創新力度,持續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體系和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工具,積極引導創新資本向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領域高效集聚。
四是強化對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的研究服務和企業挖掘,協同、引導各方服務早、服務小、服務硬科技,推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大力開展新質生產力沙龍,搭建產業交流平臺,促進形成全產品支撐、全鏈條融合、全周期服務的資本市場培育新生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