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系”私募基金扎堆設立,錢都會投向哪里?
在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背景下,保險公司通過私募基金布局的動作不斷。
新華保險(601336.SH;01336.HK)近日公告,擬出資不超過150億元認購由新華資產和國壽資產共同發起設立的鴻鵠三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
這僅僅是“保險系”私募基金近期扎堆成立的一個縮影。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至今,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泰康保險、陽光保險、平安資管等多家險企或旗下資產管理公司陸續設立了7只私募基金或私募基金產品。
從這些私募基金的設立目的來看,一大部分是在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下險企所設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有數只險企或獨立或合作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
這背后,不僅有監管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背景,又有險資應對低利率環境的實際需求。“無論是證券類基金對資本市場的托舉作用,還是股權基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賦能價值,險資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服務國家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華西證券行業分析師羅惠洲在研報中表示。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隨著長期投資試點的推進以及持續低利率環境下險資優化資產配置的要求,預計后續“保險系”私募基金的設立熱度仍將持續。
“保險系”私募基金扎堆成立
新華保險公告顯示,此次所投的鴻鵠基金三期全稱為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三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1號(暫定名),由國豐興華發起設立。這一基金的成立規模為225億元,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擬各出資112.5億元認購私募基金份額。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算上鴻鵠三期,5月至今就有至少7只“保險系”私募基金或私募基金產品設立,呈現爆發態勢。
5月9日,由中國人保(601319.SH;01339.HK)及中意人壽旗下的人保資本、中意資產、中誠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北京保實誠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總出資規模為130.01億元。其中,人保資本作為主要出資方,認繳出資額達100億元,持股76.9172%。
5月16日,陽光保險(06963.HK)公告,附屬公司陽光資管作為基金管理人,擬發起設立陽光和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陽光人壽擬全額認購。
到了5月末,“保險系”私募再添兩員。泰康資產旗下泰康穩行(武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備案;平安資管亦獲得監管批復,設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這兩家私募基金公司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分別向泰康人壽及平安人壽定向發行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首期基金規模預計分別為120億元及300億元。
6月初,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又“一口氣”官宣了旗下兩只總規模為500億元的新設私募基金,其中太保戰新并購私募基金(暫定名)目標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太保致遠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暫定名)目標規模200億元。
“長錢長投”成果落地
羅惠洲認為,這些私募基金的設立代表著險資“長錢長投”的成果正在不斷落地,這背后既有政策推動,又有利率中樞下行背景下險資為更好實現資產配置的實際需求。
從上述7例“保險系”私募基金來看,其中陽光保險、泰康資產、平安資管、中國太保設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本都是在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的背景下成立的。
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始于2023年,是指保險公司出資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向二級市場股票,并長期持有。新華保險公告中所提及的鴻鵠基金及背后的管理人國豐興華即為首個試點項目。
2023年10月,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分別出資25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鴻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即“鴻鵠一期”),成為首只“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同時,兩家保險公司通過旗下國壽資產、新華資產分別出資500萬元設立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鴻鵠基金的管理人。基金的投資范圍為上市公司股票及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現金管理類投資品種。
當時,這一形式被市場認為可通過長期股權投資與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的權益工具組合,降低新會計準則下權益資產市值波動對于凈利潤的影響,同時可以享受償付能力占用打折、豁免權益類資產占比等政策優惠而受到行業關注。多名保險公司高管或投資負責人彼時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對此試點的濃厚興趣和參與愿望。
到了2025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這一試點擴容。太保壽險、泰康人壽、陽光人壽及相關保險資管公司在1月獲準以契約制基金方式參與試點;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等5家保險公司于3月初獲批開展試點,這8家公司組成了超千億規模的險資長期投資試點二期名單,其中也包括鴻鵠二期基金。5月,第三批試點陸續獲批,規模合計600億元。中泰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葛玉翔在研報中表示,除了上述的鴻鵠三期之外,亦有中郵保險、交銀人壽等多家銀保系中小公司參與試點。
這三批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總計獲批規模預計在2220億元。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未來獲批規模有望持續提升。
當然,除了參與試點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之外,這波“保險系”私募資金中也有數只股權類基金,中國人保及中意人壽攜手設立的股權投資公司及中國太保設立的戰新并購私募基金都屬于此類。
錢投向哪里?
這些“保險系”私募基金最終會投向哪里,也為市場所關注。
“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投向預計主要為高股息低波動的穩健標的。”方正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團隊表示。
該團隊分析稱,首批試點中,鴻鵠一期主要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選擇競爭優勢明顯、治理結構優良、具有良好商業盈利模式的上市公司,買入并長期持有。
華創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報,鴻鵠基金出現在伊利股份(600887.SH)、中國電信(601728.SH)以及陜西煤業(601225.SH)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三者均屬于行業頭部企業,且股息率均較具吸引力,截至4月末分別為4.1%、3.4%、7%。
在3月的年報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曾表示,鴻鵠一期500億元已成功落地,在市場低迷期堅定入市,實現風險低于基準、收益高于基準的良好業績表現。
到了鴻鵠二期,投資標的風格更加明確。根據新華保險公告,鴻鵠二期投資范圍為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鴻鵠基金另一發起人中國人壽旗下國壽資產5月發文表示,鴻鵠二期計劃近期投資入市,主要聚焦大市值、流動性好和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通過長期持有此類資產,進一步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作用。
而從新華保險的公告來看,鴻鵠三期的投資范圍與二期類似,市場普遍預期其將延續長期投資的原則,主要投向公司治理良好、流動性好、股息穩定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進一步減少股價短期波動對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
在前兩期的基礎上,新華保險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將增加持有型權益底倉資產,提高港股配置比例,創新固收類投資策略,全面細化分賬戶管理,強化資產和負債的匹配。
其他幾家5月以來陸續落地的“保險系”私募基金也紛紛粗略披露了未來的投資范圍或重點方向。例如陽光保險在公告中表示,試點基金投資范圍包括滬深300指數成份股、恒生港股通指數成份股、相關指數ETF和指數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銀行存款、逆回購等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及現金管理類工具。中國太保對第一財經表示,試點基金將完善長周期權益資產配置體系,聚焦股息價值核心投資策略。平安資管亦對第一財經稱,試點基金將聚焦“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重點布局符合政策導向和險資配置需要的優質上市公司。
業內認為,作為險資長期投資試點下的產物,這些試點基金的重點投資方向應該都比較類似,基于長期投資理念,均會重點考慮基本面好、分紅穩定、業績穩定的標的。
“我們認為,投資盈利模式穩定、具有長期持續分紅意愿的資產,有助于險企在股票投資中善用長期投資的天然屬性,實現‘穩中求進’的權益投資策略。”華創證券金融業研究主管徐康團隊稱。
除了試點之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其他“保險系”的私募基金則可能帶有明確的擬投行業或主題,例如上述中國太保設立的300億元太保戰新并購基金就明確聚焦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打造以“長期資本+并購整合+資源協同”為特色的上海國資創新轉型生態。
根據中泰證券非銀保險重倉流通股體系跟蹤顯示,今年一季度險資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A股公司行業集中在銀行、通信、汽車、電子和醫藥生物等行業。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一季度險資對股票配置比例穩步提升。截至一季度末,產壽險公司合計持有股票余額達2.8萬億元,占比為8.4%,而2024年末這一比例為7.55%。
作者:楊倩雯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