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投顧機構被監管“點名” ,湖南金證、福建中訊暫停展新
投顧行業的嚴監管態勢仍在延續。
近日,湖南證監局先后對兩家證券投顧機構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其中,湖南金證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金證”)被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待3個月期滿、證監局驗收完成后,該公司方可新增客戶。總公司位于湖南長沙市的股掌柜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掌柜”)則被采取了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無獨有偶,6月初,福建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中訊”)、海南港澳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港澳資訊”)亦被責令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上述4家投顧機構的違規具有一定共性,主要涉及5類情形:一是公司治理存在不足,合規管理和內部控制不完善;二是利用虛假信息、不當手段招攬客戶;三是向客戶提供證券投顧服務時,執業不規范;四是“無證”工作人員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五是工作流程管理存在缺失。
此外,除了投顧機構,投顧從業人員被監管出具警示函的案例開始增加。
五類違規
由于展業行為不規范,違反了相關規定,6月以來,陸續有4家投顧機構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其中,湖南金證、福建中訊、海南港澳資訊分別被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而股掌柜則被監管責令改正。
從各地證監局公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來看,上述機構觸碰的“紅線”主要有5類。并且,這5類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公司治理存在不足,合規管理和內部控制不完善;
例如,福建中訊、湖南金證、股掌柜均被查出存在“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不完善”的問題。海南港澳資訊個別員工私下與第三方平臺開展與證券投資咨詢服務相關業務合作;并且,該公司主要股東發生變更未向監管部門事先備案。
第二,利用虛假信息、不當手段招攬客戶;
湖南證監局查出,股掌柜、湖南金證均存在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承諾投資收益等情形。而福建證監局查出,福建中訊在客戶招攬環節存在傳播不實信息、誤導性宣傳、暗示收益、承諾收益和通過公眾媒體提供涉及個股的投資建議的情形。
此外,海南港澳資訊部分營銷、投顧人員在業務推廣過程中存在對服務能力和過往業績進行誤導性的營銷宣傳、承諾收益行為。
第三,向客戶提供證券投顧服務時,執業不規范;
比如,湖南金證存在的問題是,部分投資建議未提供合理依據,且風險提示不到位;股掌柜則被查出信息公示及風險提示不到位。
相比之下,福建中訊的問題相對突出。福建證監局指出,福建中訊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存在缺少合理依據、未注明公司名稱和證券投資顧問的姓名及其登記編碼的情形;同時,其對部分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過程中,執行適當性管理存在不足,未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回訪機制不健全。
第四,“無證”工作人員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
“個別未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的員工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建議”幾乎成了行業通病,不只是福建中訊、股掌柜、湖南金證,此前也有不少投顧機構被查出存在這個問題。
第五,工作流程管理存在缺失;
比如,股掌柜的直播業務開展不規范;福建中訊出現了“投資咨詢顧問信息和產品服務信息公開公示不及時、不完整,展業留痕不全”的問題。
海南證監局則查出,海南港澳資訊未關注個別客戶短期內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問卷關鍵信息填寫不一致;未妥善保存客戶風險測評變更記錄;個別員工存在指導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情形。
并且,海南港澳資訊個別員工開立經公司認證的自媒體賬號存在收取直播打賞、電商帶貨傭金情形。
監管從嚴
投顧機構頻頻違規的背后,暗藏利益糾葛。
一位市場人士向記者指出,部分第三方投顧機構在宣傳中夸大收益、隱瞞風險,主要是為了通過“高收益、低風險”等噱頭來吸引客戶。個別機構甚至利用虛假的成功案例或偽造的歷史業績來增強說服力,進一步誤導投資者。
“作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一環,證券投顧機構的核心職責是提供專業、合規的投資建議,幫助投資者做出理性決策。投顧從業人員一旦違背職業操守,將直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比如,如果在沒有充分了解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的前提下,就貿然推薦股票或投資組合,可能給客戶帶來超出其承受范圍的風險。”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針對投顧行業的種種亂象,監管明顯加大了查處力度。
據記者粗略統計,今年前6個月(截至6月20日),各地證監局共計對近30家投顧機構出具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其中,被監管要求暫停新增客戶的機構超過10家。
與此同時,日常監管形式不斷豐富。
例如,除了責令湖南金證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湖南證監局還要求該公司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整改期間需每月報送整改報告。
同時,湖南證監局、福建證監局分別明確指出,在暫停期間湖南金證、福建中訊不得簽約新客戶,老客戶服務期滿不得續約,不得以“投資者教育”等名義變相開展投資咨詢業務。暫停新增客戶期滿后,相關公司應當向證監局書面申請,經證監局驗收完成后,方可新增客戶。
此外,湖南證監局要求股掌柜認真整改,強化內部控制,提高合規運作水平,并于收到相關決定書之日起一個月內向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湖南證監局將在日常監管中持續關注該公司的整改情況。
需要提及的是,不只是投顧機構,投顧從業人員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的案例有所增加。
例如,福建中訊被責令改正的同時,其時任副董事長藺某杰同步被出具警示函。福建證監局查出,藺某杰擔任副董事長期間,以個人名義注冊并控制的公司官方微博賬號存在傳播不實信息、誤導投資者的違法違規行為。
顧某虎在海南港澳資訊任職期間,存在不具備證券投資顧問資格向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建議以及開展板塊和大盤分析直播活動的情形。此舉違反了相關規定,因此,6月17日,海南證監局對其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資本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隨著監管趨嚴,投顧行業正在告別“野蠻生長”的階段。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國內財富管理行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未來,投顧機構只有堅定擁抱“買方立場”,利用科技手段來提升專業服務效率與體驗,并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在合規框架下運營,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