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穩定幣眾生相:搶籌、合規和B端
隨著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計時與美國《GENIUS法案》推進,穩定幣賽道掀起機構“搶灘”大戰。螞蟻集團率先打響布局,旗下螞蟻數科與螞蟻國際雙線出擊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前者已與監管多輪溝通并完成沙盒試點,后者則加持AI與區塊鏈技術推動穩定幣場景全球落地;京東幣鏈科技同樣緊鑼密鼓,其穩定幣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劍指跨境支付、零售交易等場景,目標是將全球企業匯兌成本直降90%。
巨頭們扎堆布局,瞄準的是跨境支付。業內認為,傳統跨境支付存在時效慢、成本高等痛點,而穩定幣憑借“支付即結算”特性,有望重塑全球資金流轉格局。但狂歡之余荊棘暗藏,布局機構如何在多地不同監管中精準走位,把握好合規底線和邊界,成為最緊迫且核心的難題。
競相推進穩定幣牌照申請
瞄準穩定幣,巨頭近期重磅動作不斷。就在不久前,螞蟻集團雙線布局穩定幣,兩個獨立業務板塊螞蟻數科和螞蟻國際,同一日內官宣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其中,螞蟻數科已經啟動申請,目前已跟監管進行過多輪溝通,除此之外,螞蟻數科今年已將香港列為全球總部,并且已在香港完成監管沙箱的先行先試。
另據螞蟻國際透露,其也計劃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相關通道開啟后將盡快提交申請。目前,螞蟻國際正在全球財資管理方面加速投資、拓展合作,將AI、區塊鏈和穩定幣創新投入真實可靠的大規模應用。
作為首批入選“穩定幣沙盒”的參與者之一,京東在穩定幣方面的進展同樣受到市場廣泛關注。京東幣鏈科技方面透露,京東穩定幣已經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將面向零售和機構提供移動端及PC端應用產品,測試場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資交易、零售支付等。
就最新情況,京東幣鏈科技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已經完成在京東內部場景的基礎功能測試,并邀請多家伙伴對前述三個場景進行測試,同時也在招募更多全球伙伴,共同參與沙盒測試。目前,京東幣鏈科技正積極與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區域的監管展開密切的溝通及合作,推動京東穩定幣業務在全球合規展業。
不僅僅是頭部互聯網大廠將目標瞄準跨境支付,受到穩定幣沖擊的傳統跨境支付領域,也在謀求布局。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還有一家跨境支付機構正在推進穩定幣牌照申請。更早一點,拉卡拉謀劃港交所上市,并在公告中提到加快數字貨幣在跨境場景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颯指出,國內機構對于穩定幣的探索整體處于非常早期的、審慎的技術驗證和場景試點階段,遠未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或監管許可的發行流通層面。不過,頭部機構的積極動作也釋放了明確的行業信號,即堅定看好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價值,表明其堅信區塊鏈(特別是支付清算領域)的技術潛力并未因虛擬貨幣炒作被否定,關鍵在于找到合規落地方向。頭部機構“穩定幣布局”的第一選擇是在香港,核心驅動力是搶占跨境支付與貿易金融先機。
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于佳寧看來,當前內地機構在穩定幣領域的布局,正處于一個政策窗口期與技術應用期的交匯點。隨著香港《穩定幣條例》的落地和美國相關立法的推進,全球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已從風險防范轉向規則制定。對內地機構而言,香港提供了一個合規的入場券,將內地技術能力與全球數字金融市場進行對接的戰略性節點。
跨境支付成落腳點
從內地機構布局穩定幣的規劃動作來看,當前機構的探索方向高度務實,主要集中在跨境B2B支付、企業財資管理,以及為現實世界資產(RWA)通證化提供清算工具。
例如,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在分享會中明確提到,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然后通過穩定幣的牌照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將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至10秒鐘之內。
持有獨立的運營團隊、管理層的螞蟻國際和螞蟻數科,則針對穩定幣進行了不同領域的部署。前者聚焦跨境支付等場景,通過穩定幣優化企業在跨境場景下的資金流轉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后者則從產業和技術出發,推動產業以技術為核心的新資產類別發展,為穩定幣交易提供新的增量市場。
在內地機構的布局中,跨境支付成為重要落腳點。“穩定幣的運用,對于傳統支付領域而言,肯定是有較大沖擊力的。僅僅從支付成本來說,傳統跨境支付會產生通道費用,對于企業而言,使用穩定幣能夠減少中間環節和交易費用,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有支付行業從業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
肖颯直言,穩定幣依然屬于虛擬貨幣,受到我國關于嚴格防范虛擬貨幣炒作及相關政策的監管。堅持“幣鏈分離”,強調區塊鏈技術應用與虛擬貨幣炒作的嚴格切割,是當前國內機構在內地布局穩定幣的長期基調。
于佳寧同樣提到,最緊迫的問題集中在監管合規與合規環境的可預期性不足之間的矛盾。一方面,香港等地監管框架的逐步明晰,為境內機構提供了試點與出海的落地場景;另一方面,內地仍未形成對穩定幣明確的法律界定與許可機制。在監管協調尚未統一的背景下,機構在資源配置、業務設計與風險管理上承受較高的不確定性,難以對中長期投入進行清晰評估。尤其在跨境業務設計中,如何同時滿足多個司法轄區的要求,成為制度協調之外的核心操作難點。
預測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
商業探索還未落地,但市場情緒已被全面點燃,這一點,從近期穩定幣概念股在A股港股等市場頻繁異動不難窺出。例如A股中,包括拉卡拉、雄帝科技、四方精創等數字貨幣概念股均曾漲停。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拉卡拉近20日漲幅為45.45%,最新收盤價為28.22元;四方精創近20日漲幅達120.61%,此外還有雄帝科技漲幅達78.57%。
另港股層面,眾安在線近20日漲幅54.18%,連連數字漲幅26.54%,聯易融科技漲幅59.12%,此外還有移卡,近20日漲幅達73.56%,公司主要提供一站式支付服務和商戶解決方案。
不過,整體來看,隨著市場情緒的波動和部分公司澄清業務關聯性,板塊整體呈現從狂熱回歸理性的趨勢。業內認為,對于國內機構而言,更應抓住的是B端跨境市場的機遇。
“全球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差的問題長期存在。”肖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機構可以看到合規穩定幣(尤其是離岸發行、錨定法幣、嚴格KYC/AML的)在提升跨境B2B結算效率、降低匯兌成本和摩擦方面的巨大潛力。通過參與國際合規穩定幣網絡或利用自身技術搭建,符合監管精神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旨在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貿易,這基本上是頭部機構在香港布局穩定幣的核心驅動力。
當前的穩定幣市場規模僅為2500億美元左右,于佳寧指出,未來的穩定幣發行規模將超萬億美元,單純的C端交易場景顯然無法支撐如此規模的市場增量。其中,B端交易中的高頻、大額支付需求更具放量潛力,而當前傳統B端跨境支付仍存在時效慢、成本高等結構性問題,穩定幣為提升支付效率與降低交易摩擦提供了可行工具。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廖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