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30家 滬深北交易所迎IPO受理潮
滬深北交易所迎來一波IPO“受理潮”!近期,維通利主板IPO、益豐新材創業板IPO獲得深交所受理。經同花順iFinD統計,在6月12日—21日這10天內,滬深北交易所合計受理IPO達30宗,其中北交所共受理15家企業的IPO申請,占比50%;創業板、科創板、主板則各有5家公司IPO獲得受理。盈利能力方面,上述30家企業中,共有16家2024年盈利超過億元。另外,還有2家未盈利企業沖擊科創板上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述受理企業中,尚水智能等8家企業已非首次闖關IPO。
8家企業擬募資超10億元
6月12日—21日,滬深北交易所密集受理IPO申報。經同花順iFinD統計,伴隨維通利、益豐新材的IPO申請于6月21日獲得受理,三大交易所10天內合計受理的IPO企業數量已達30家。尤為值得一提的是,6月19日單日,北交所接連受理5家IPO企業,創下近期以來單日受理IPO數量新高。
從擬上市板塊來看,上述30家公司中,來自北交所的有同富股份、英氏控股、邦澤創科等15家,占比50%。另外,創業板、科創板以及主板則在10天內各受理了5家企業的IPO申請,其中滬市主板、深市主板受理數量分別為2家、3家。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表示,今年以來,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業沖擊北交所,表明北交所對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正在從“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向“硬科技企業聚集地”加速轉型。“北交所成為當前IPO申報和輔導備案的主力,反映出對于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定位與政策支持。”楊淑娟如是說。
募資金額方面,30家企業中,科創板IPO企業上海超硅擬募資金額居首,約為49.65億元。據了解,上海超硅主要從事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最大的300mm和200mm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同時公司還從事包括硅片再生以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業務。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集成電路用300毫米薄層硅外延片擴產項目、高端半導體硅材料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擬募資金額超40億元的還有同樣來自科創板的兆芯集成,公司本次沖擊上市擬募集資金約41.69億元。據了解,兆芯集成主營業務為高端通用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
除上述兩家公司外,本次IPO擬募集資金超10億元的還有惠康科技、維通利、恒運昌、埃泰克、上海超導、江松科技6家企業,擬募資金額分別為17.97億元、15.94億元、15.5億元、15億元、12億元、10.53億元。
經統計,上述6家公司中,來自主板的有惠康科技、維通利、埃泰克3家,恒運昌、上海超導2家來自科創板,江松科技則系創業板IPO企業。
2家未盈利企業沖擊科創板
6月18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改革“1+ 6”政策,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當前,A股的‘科技’屬性愈發顯著,資本市場正加速向科創型企業集聚。證監會近期多次強調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表明科創型企業的制度性紅利正在加速釋放,上市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經同花順iFinD統計,在6月12日—21日期間,共有2家未盈利企業的IPO申報獲得受理,分別是上海超硅、兆芯集成。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上海超硅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8.03億元、-10.44億元、-12.99億元;兆芯集成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7.27億元、-6.76億元、-9.51億元。
除上述兩家企業外,其余新獲受理的28家企業中,共有16家公司2024年盈利超過1億元,其中深市主板IPO企業惠康科技盈利能力居首,公司2024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4.51億元;滬市主板IPO企業百菲乳業盈利能力位列第二,公司2024年實現凈利約3億元。
據了解,惠康科技是一家以制冷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核心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本次沖擊上市擬募集資金約17.97億元;百菲乳業則主要從事乳制品和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本次沖擊上市擬募集資金約4.97億元。
縱觀其余14家2024年盈利超1億元的IPO公司,來自于主板的有維通利、田園生化、埃泰克3家;江松科技、尚水智能、益豐新材、艾為電氣4家公司來自創業板;恒運昌來自科創板;同富股份、英氏控股、邦澤創科、隆源股份、龍鑫智能、固力發等6家公司則均來自于北交所。
尚水智能等系二度闖關IPO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述30家新受理的IPO企業中,也有不少二度闖關企業,包括尚水智能、益豐新材、華達通等8家,占比約26.67%。其中,來自創業板的有尚水智能、益豐新材2家,其余6家公司本次闖關A股則均向北交所發起沖擊。
上述8家二度闖關的IPO企業中,兩次IPO時間間隔最短的是尚水智能,公司于2024年6月剛從科創板撤單,距本次轉戰創業板IPO僅逾一年。
具體來看,尚水智能主營業務圍繞微納粉體處理、粉液精密計量、粉液混合分散、功能薄膜制備等核心工藝環節展開。前次沖擊科創板,公司IPO于2023年6月30日獲得上交所受理,當年7月26日進入問詢階段。不過,2024年6月,公司撤回IPO申請文件,當次IPO終止。
招股書顯示,本次沖擊創業板上市,尚水智能擬募集資金約5.8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高精智能裝備華南總部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值得一提的是,與前次科創板IPO相比,尚水智能此次沖A擬募資金額大幅縮減超4億元。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尚水智能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對方表示以招股書及公開披露信息為準。
另外,兩次IPO間隔時間最長的則是益豐新材。上交所官網顯示,公司前次IPO于2020年獲得受理,2021年1月26日進入問詢階段,當年11月12日,公司撤回相關申請文件,當次IPO終止。
除上述兩家創業板IPO公司外,其余6家北交所新受理的二度闖關企業前次IPO終止時間則均在2022年、2023年。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北區上市業務合伙人楊紅梅表示,國家對科技及創新行業的支持將推動科技、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到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并將成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亮點。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王蔓蕾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