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全球增長的新動力
中新網天津6月24日電 (記者 劉文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24日參加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新領軍者年會(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之“解讀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分論壇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球增長的新動力。
黃漢權指出,概括來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其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世界意味著什么?他認為,首先,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中國是全球第一的制造業大國和第二大消費國,每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達到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新技術不僅繼續提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外溢。同時,新質生產力發展帶來的新需求也將拓展中國市場空間,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消費場景。
其次,新質生產力可以為全球綠色發展作出新貢獻。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中國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著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既為自身綠色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此外,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為中外企業合作提供新空間。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務實舉措,讓更多外資企業能夠參與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分工合作,以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和新場景為中外企業提供合作新空間。
黃漢權稱,作為“新質生產力”概念提出者,中國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條件,可以重點從五方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加速涌現。二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力。四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五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培養新質生產力急需人才。(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