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發起式基金清盤!多只產品拉響清盤警報
每經記者|任飛
6月27日,上銀基金和申萬菱信基金分別發布公告稱,上銀恒享平衡養老目標三年、申萬菱信鑫享穩健已發布清算報告。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只基金都是發起式基金,且均是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的對應日存在基金規模小于2億元的情形。
今年以來清盤的基金中,發起式產品的占比較大。且目前來看,仍有許多發起式基金拉響清盤警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新能源、醫藥類主題的基金以及一些FOF產品,存在較為突出的清盤風險。這些基金在過去幾年中沒有遇到明顯的行業性投資機會,產品業績提升和規模維護均受影響。
又見發起式基金清盤
發起式基金在首發募集時,不會強制要求2億元的最低募集規模,但普遍會要求在合同中寫明,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對應日,若基金規模低于2億元人民幣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6月27日,上銀基金和申萬菱信兩家基金公司在清算報告中提及的上銀恒享平衡養老目標三年、申萬菱信鑫享穩健,就屬于這類清盤原因。
需指出的是,發起式基金的成立門檻雖低,但為了避免盲目擴張,才會有規定三年后規模不到2億元需清盤。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樣做可促使基金公司在發行基金前更加審慎地考慮市場需求、自身管理能力等因素,避免盲目跟風發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27日,已發布清算報告的產品有26只,其中有11只屬于發起式基金。僅從權益類產品來看,有不少為新能源主題,包括景順長城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聯接發起、寶盈新能源產業混合發起、萬家新能源主題混合發起等。
多只清盤的新能源主題基金成立于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點,彼時板塊估值較高,后續市場行情轉向,新能源相關指數不斷下跌,令基金凈值大幅回落。可見,發起式基金的運營并非易事,其特殊的規劃和要求,也是為了確保基金在三年內能夠實現規模增長,從而提高發起式基金的發行質量,避免出現大量 “僵尸” 基金。
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
除了已清盤的基金,市場上還有不少產品游走在清盤邊緣。
6月26日,中銀基金公告稱,旗下“中銀慧澤積極3個月發起”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且已是第三次提示。6月24日,“財通資管通達未來6個月發起”也發布了第二次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風險提示。
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還有上百只發起式基金拉響清盤警報,未來幾個月內或許會有更多發起式基金被清盤。
在公募基金市場,不斷有新基金成立,也會有舊基金被清盤——這種新陳代謝機制有助于優化行業內的資源配置,使資金流向更具發展潛力和優勢的投資方向,提高整個行業的資金使用效率。
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全部規模總計31.89萬億元,僅次于去年年底統計的32.24萬億元。2025年公募基金總規模有望繼續攀升并再創歷史新高,反映出我國資產管理行業整體的蓬勃發展態勢。
有分析指出,行業發展向上的勢頭顯示出投資者對公募基金作為投資工具的專業性和規范性的認可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資金愿意通過公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過,目前行業中也有不少新發基金與存量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有分析指出,基金公司不能利用發起式基金成立門檻低盲目成立新產品,不應該將其當作熱點營銷的工具。尤其對于發起式基金而言,如果頻繁通過熱點營銷推出發起式基金,一旦這些基金業績不佳或被清盤,會削弱投資者對基金公司的信心,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