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經濟觀察)多重壓力下,中國外貿“穩住陣腳”
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尹倩蕓)上半年中國外貿在壓力中開局,并走出一條清晰的“上揚線”。
從前2個月進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2%,到一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前4個月增至2.4%,前5個月進一步回升至2.5%,進出口累計增速逐月上行。此間學者認為,出口超預期、貿易結構優化及政策顯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撐了這一積極表現。
不過,行至“下半場”,中國外貿壓力仍不容忽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接受中新社采訪時指出,美國反復搖擺、極具不確定性的貿易政策,仍將是最大變數。
中國銀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提到,目前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稅談判進程存在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關稅博弈尚在演進,或將對中國出口造成外溢影響。
在貿易環境變化沖擊下,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走弱,外需放緩也進一步壓縮了中國的出口空間。此外,基數上升等因素,亦使下半年出口增速承壓。
多重挑戰疊加,中國外貿如何進一步“穩住陣腳”?
陳建偉認為,中國在產品結構和貿易網絡上的優勢有助于抵御外部沖擊。一方面,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升級趨勢明顯。中國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有望為出口提供新動能。
另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步伐仍在加快。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將為外貿貢獻更多增量。
今年以來,中國官方也在積極施策,從提升開放水平、改善外貿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等方面著手,以期為外貿發展提供新的支持。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以擴大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再擴容,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推動外貿提質升級。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企業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走得更穩。商務部近期表示,將幫助更多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下半年還將舉辦330多場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
中國貿促會此前提到,在一攬子穩外貿支持政策下,廣大外貿企業正開辟增量市場、拓展內銷市場、聯動增強供應鏈韌性,克服當前挑戰。業內分析稱,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國外貿活力料將進一步增強。
一些積極變化已經出現。匯豐集團近期面向全球企業的一項貿易前景調查顯示,全球企業普遍通過調整貿易策略應對新的貿易變局,包括重新評估各大市場對其貿易增長的重要性。在計劃增加貿易往來的目標市場中,中國獲受訪企業選擇的比例最高。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盡管外部環境仍存不確定性,中國依靠全產業鏈優勢以及產品和市場結構優化升級,將探索塑造新的比較優勢與增長空間。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附加值含量將穩步提升,為外貿穩中提質提供堅實支撐。(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