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已組建籌備組、預計8月落地 “新長安集團”呼之欲出
記者 劉陽
時隔一個月,長安汽車重組進入關鍵階段。7月8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長安集團重組近日已組建籌備組,由長安汽車、辰致集團等領導為主要成員。
“具體時間還在匯報,(新集團)預計將于8月落地。”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道。
6月5日,長安汽車公告,母公司兵器裝備集團收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對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其汽車業務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國資委按程序將分立后的兵器裝備集團股權作為出資注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這意味著116天前啟動的 “超級汽車集團” 整合計劃暫告段落,而長安汽車的股權結構調整與未來發展則勾勒出新的輪廓。
“分立重組不會對本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彼時,長安汽車表示,本次分立后,本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汽車業務分立的中央企業,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這一公告距今年2月首次披露控股股東擬變更事宜已逾四月。2月9日,長安汽車首次公告稱接到兵器裝備集團通知,后者正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翌日,公司進一步披露《關于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預示著長安汽車的股權架構將隨兵器裝備集團的重組而調整。
2005年,兵裝集團整合旗下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等8家整車企業及20余家零部件公司,成立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更名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后又更名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其中重慶長安汽車作為最大的整車資產被納入旗下。2010年后,中國長安逐漸弱化直接管理經營整車,轉向“集團管控+資源協同”模式;重慶長安汽車則聚焦市場化的整車業務。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中國長安、南方工業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長安汽車36.82%的股份。
6月23日晚間,長安汽車發布公告,接到控股股東通知,其名稱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經辦理完成,并取得營業執照。長安汽車表示,上述工商變更事項不涉及該股東持股數量及持股比例的變動,對公司治理及生產經營活動不構成影響,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據悉,通常意義上的“長安汽車”全稱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而此次更名為“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亦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現持股比例為17.99%。
“(分立之后)長安汽車將更加市場、更有自主性。”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汽車央企的高端智能車發展速度低于預期,規模效應不明顯。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是央企戰略性重組一貫的目標。
長安汽車2025年半年業績顯示,1-6月全球累計銷量135.5萬輛,同比增長6.8%,創下近八年來新高。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44.8萬輛,同比增長48.8%,占總銷量33%;海外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49%。
“長安汽車將堅持多能源動力路線,未來五年面向全球推出60款新品,其中新能源50款。”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今年6月的重慶車展上表示,此外,長安汽車將提升資本運作能力,推進長安科技、阿維塔、長安凱程融資上市發展。按照長安汽車的計劃,到2030年總體銷量力爭達到500萬輛,其中長安自主品牌系列銷量400萬輛,新能源銷量300萬輛,海外銷量150萬輛。
值得留意的是,在長安汽車6月5日公告的同時,兵裝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光學、華強科技、建設工業,以及孫公司湖南天雁、東安動力和長城軍工等六家上市公司亦發布了相關內容公告。其中,湖南天雁、東安動力為中國長安子公司,長城軍工為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
“接下來,兵器裝備集團其他汽車零部件資產大概率會注入新集團。”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認為,從相關子公司公告來看,作為一級央企,新集團除包括兵裝旗下汽車業務和長安汽車外,東安動力、湖南天雁等零部件公司后續或也將陸續并入。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