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1日電 據北京市住建委消息,日前,北京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計劃(第一批)的通知。
根據通知明確的計劃:
(一)建設計劃。共38個項目、房源53220套,其中公租房項目2個、房源983套;保租房項目14個、房源17655套;安置房項目22個、房源34582套。計劃年內開工34個項目、房源51097套;4個儲備項目,房源2123套,年內推進手續、計劃明年開工。
(二)籌集計劃。共5個項目、房源2428套,均為保租房項目。
(三)竣工計劃。共41個項目、房源56083套,其中12個保租房項目、房源11154套;4個公租房項目、房源6045套;22個安置房項目、房源35979套;3個共有產權房項目、房源2905套。
(四)配套市政建設計劃。配套市政建設計劃與新建和籌集納管項目同步編制,共39個項目(見附件4),包括34個開工項目、5個籌集納管類項目。39個項目涉及市政道路和水、電、氣、熱等配套建設工程,建設道路共計103條,其中已建成21條,待建設82條,均已確定道路等級和長度,82條待建道路總長度約100公里,其中主干路5條,總長度約6公里;次干路7條,總長度約8公里;城市支路等道路70條,總長度約86公里。
通知要求,請各區落實項目計劃執行第一主體責任,安全有序組織開展本區項目開工及竣工交用等工作。依法依規做好征地拆遷及房屋征收等工作,為項目進場施工創造條件。督促項目單位積極落實項目建設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規劃批準文件實施,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科學制定項目工期計劃、資金投入安排。指導監督項目單位及時申辦規劃、施工等各項手續,實現審批“閉環管理”。牽頭組織實施項目周邊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牽頭組織好項目公共服務設施移交接收工作,確保項目按期交用。
市區各有關部門應繼續優化審批流程、加快項目手續辦理,樹立優化營商環境全市一盤棋意識,認真落實保障性住房優化審批制度要求,根據土地供應方式進行分類簡化審批,加快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相關手續,合力推進項目盡早開工。
通知明確,提升建設品質。立足群眾詬病的滲漏、串味、噪聲等常見問題的防治,針對當前保障房功能空間靈活度不夠、公共服務、商業服務適配性不足等問題,踐行“安全、低碳、綠色、智能”的建筑方針,著力建設符合功能定位和發展實際的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大力倡導主體結構大空間布局,通過輕質隔墻系統、家具設備設施等靈活劃分套內功能空間,實現居住空間可變和多用途使用。將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重點,充分運用市場化機制,引導建設單位優化設計、豐富配套,建設符合當代青年人生活習慣和交往需求的租賃住房。
同時,高度重視配套設施建設。各區應加強預判,加大投入,盡快確定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方案設計,落實資金,對周邊配套設施問題突出的區域要重點調度,建設周期內全程把控。要重點關注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周邊市政配套建設問題。對于土地公開交易條件中明確由建設單位建設的,應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按照約定條件實施。各市政專業公司及保障性住房建設主體要優先安排投資,加快組織實施,確保配套市政基礎設施與項目同步開工、同步交用。
各區應督促相關單位及時對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及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竣工驗收,并牽頭組織好移交接收工作,確保按期運營。堅決避免因配套設施不完善或未移交而影響項目入住交用情況出現。
通知還要求,各區應壓茬滾動開展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計劃(第二批)編制工作。堅持以需定建,結合公租房保障率達成情況及青年人、城市服務人員等需求,加緊開展項目征集,充分做好項目可行性論證。重點對青年人才集聚區域增加“一間房”和“一張床”產品供應。及時將已批準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中保障房項目建設依程序納入保障房建設計劃。(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