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2日電 (張芷菡)奢侈品品牌頻頻因為“抽象”產品出圈。近期,巴黎世家(Balenciaga)就因推出一款設計類似“男士平角內褲”女款半身裙引發熱議,其同期推出的“北京烤鴨”包袋,也因造型獨特引起網友關注。
其他奢侈品牌的“奇葩”單品也在不同程度地引發過討論。例如路易威登(LV)此前推出外形類似“假肢”的高跟鞋,繆繆(MIU MIU)推出的水晶內褲和露出腳趾、腳踝的襪套,香奈兒皮革假劉海,被一些網友認為浮夸、難搭配。
這類產品受到的爭議不斷,奢侈品品牌為何還要推出“奇葩”產品?
品牌深諳“爭議即曝光”
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指出,在奢侈品產品面臨同質化難題的當前,求怪成為一些品牌最簡單的“創新”手法。
“而且,抽象產品很容易吸引眼球,產生話題效應。特別是在內容營銷作為品牌主要營銷模式的當下,富有爭議性的設計更成為一種低成本、高曝光的品牌營銷方式。”周婷補充說。
“抽象”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丑美學”的趨勢。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如烤鴨包、鉆石內褲等看似不和諧或不符合傳統美感的產品,能夠引發一些消費者對“丑美學”的強烈情感反應,促使消費者去討論甚至購買,以此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話題性,這些產品甚至成為了一種社交貨幣。
從品牌定位的角度看,差異化的產品及營銷無疑是奢侈品品牌打造獨特定位的必要手段。一些奢侈品品牌就將“丑”作為品牌獨特性與反叛精神的一種體現。
巴黎世家的藝術總監 Demna Gvasalia曾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認為我的風格代表著某部分的時尚,所以當有人說我的作品看起來很丑我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這也算是一種稱贊!
同時,“抽象”設計也成為品牌圈層身份符號的一種代表。對于品牌的核心客群——年輕高凈值人群而言,購買爭議單品成為“反主流審美”的身份宣言。
如品牌以輕奢的定價覆蓋主線之外、主要面向年輕女性消費者的MIU MIU,其創始人Miuccia Prada曾強調必須捕捉“自發自覺的設計靈感”、不事前推敲。該品牌設計的知識分子風的框架眼鏡、保齡球包等產品,也以獨特怪誕又不拘傳統的風格,收獲了不少“叛逆千金”的青睞。
“抽象”設計因此更成為品牌的一種價值符號。周婷表示,奢侈品客戶需求是多元化、個性化的,在傳統產品無法滿足客戶差異化和更具辨識度需求的時候,以怪誕、叛逆為風格的“抽象”設計有時更能滿足客戶不一樣的個性和價值主張。
江瀚也指出,這類品牌利用了消費者尋求圈層認同和社會地位的心理。通過擁有獨一無二或是“不實用”的商品,消費者可以在社交圈中展示自己的品味和經濟實力,通過將“不實用”轉變為“不需實用”的宣言,使品牌爭議轉化為消費者心中的身份認同。
“抽象”設計可持續性存在爭議
“抽象”設計雖然成為奢侈品品牌傳播的流量密碼,但卻不能左右品牌業績的走勢。
巴黎世家母公司開云集團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集團總營收下滑14%。其中,巴黎世家和麥昆(McQueen)所在的其他品牌部門收入為7.33億歐元,同比下降11%,頻繁推出的“抽象”產品依然不能對抗奢侈品行業的整體下滑。
這類能撬動社交媒體熱議的產品也并非品牌的營銷主力,如MIU MIU鉆石內褲、漆皮及樹脂發卡等,其定價昂貴且屢屢“售罄”,但從銷售量上看,其定位更接近“流量引擎”而非“銷售主力”。
靠“抽象”設計傳遞品牌價值、增強品牌話題度的可持續性也受到質疑。上海大學黃山國際傳播研究院副院長、上廣協學術法律專委會主任鄔盛根指出,從品牌傳播的長效價值來看,奢侈品品牌依賴獵奇、黑紅引發討論的策略,在當前傳播環境下已進入邊際效應遞減階段!爱斚聜鞑バ畔㈩w粒度太細和內容濃度太多,大家對這種刻意制造的爭議越來越麻木,短期博眼球可能獲得流量,但長期會侵蝕品牌核心資產。”
鄔盛根認為,奢侈品的長期競爭力在于文化資本而非產品本身,精準的文化定位、始終如一的理念表達,以及濃厚而真實的情感價值傳達。最重要的是品牌定位及其價值表征的一致性與獨特性。“品牌形象需在長期傳播中保持穩定,同時以差異化的文化內核、價值主張與設計語言形成不可替代性。”
面對越來越聰明、理性的消費者,比起用爭議制造話題,奢侈品品牌應如何傳遞品牌價值?周婷表示,奢侈品品牌必須更加重視產品創新,努力利用數字化手段給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并提供各種定制服務,基于品牌性價比提升產品和服務性價比,向消費者傳遞品牌價值。
鄔盛根建議,奢侈品品牌更應以探索更多場景化、內容型品牌價值展示方式為主。如通過與藝術家、建筑師聯名進行藝術跨界合作,提升品牌文化高度;結合某地傳統工藝、文化背景,強調獨特性和文化深度,實現品牌的在地文化植入;拍攝具有藝術感的微電影、紀錄片,強化品牌美學和故事性,用內容型傳播向消費者傳遞品牌價值。(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