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巔峰墜落:SUV霸主廣汽菲克的消亡之路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何煦陽 廣州報道
長沙中院的一紙裁定,為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兩年多的廣汽菲克的命運正式畫上了句號。那些懷揣“Jeep夢”的中國消費者,終究沒能等到廣汽菲克被救贖的曙光。這家Jeep品牌在華唯一合資車企,曾將美式越野基因與意式設計美學融入中國市場,卻最終在時代浪潮中折戟沉沙。
2015年底,廣汽菲克首款國產車型自由光(Cherokee)上市;2016年,小型SUV自由俠(Renegade)和緊湊型SUV指南者(Compass)相繼登場。廣汽菲克用“三箭齊發”的產品策略,精準擊中 SUV 市場爆發期。2016年,廣汽菲克全年銷量同比暴增260%至18萬輛,2017年更是創下年銷突破22.2萬輛的巔峰紀錄。
但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Jeep車型“燒機油”質量問題,成為該品牌由盛轉衰的拐點。同年銷量腰斬至12.52萬輛,隨后幾年持續暴跌,從2019至2022年上半年,廣汽菲克銷量分別為7.39萬輛、4.05萬輛、2.01萬輛、1862輛。
盡管Stellantis集團和廣汽集團于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先后共注資40億元用于實施“振興計劃”,仍未能扭轉廣汽菲克的頹勢。截至2022年9月30日,廣汽菲克已陷入資不抵債的處境,73.22億元的總資產難以覆蓋81.13億元總負債,最終因“不具備重整條件”黯然退場。在長沙中院的最終裁定中可以看到,廣汽菲克“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不具備重整、和解條件”。
廣汽菲克的崩塌,恰似一面棱鏡,折射出合資車企在產業變革中的轉型困境。當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占率突破70%,當比亞迪、吉利等頭部車企占據半壁江山,當馬自達6、福特福克斯、奔馳A級等經典車型接連謝幕,燃油車時代的合資霸權正在加速瓦解。
高光時刻:Jeep情懷與時代紅利
2010年,廣汽集團與意大利汽車巨頭菲亞特成立廣汽菲亞特,但起初并未激起波瀾,當時接連推出的菲翔、致悅等車型表現平平。直到2015年,菲亞特與克萊斯勒在全球范圍內合并后,廣汽菲亞特更名為廣汽菲克,Jeep 品牌的入場才真正改寫了市場格局。
彼時中國SUV市場正處于井噴期,消費者對SUV的熱情高漲,Jeep 以“25 萬級唯一全路況高端 SUV”的定位撕開缺口。其核心競爭力源自 Active Drive 四驅系統——能在 0.1 秒內完成兩驅 / 四驅切換,適配 17 種駕駛模式,可輕松應對沙地、雪地等復雜地形。這種硬核性能讓不少車主留下深刻記憶,有用戶曾駕駛自由光征服庫布齊沙漠和翁牛特沙地。
這個誕生于1941年的品牌,自帶戰爭史詩的厚重底蘊。當時卷入戰爭的美軍向135家汽車制造商發出招標通知,尋求一款耐用度高、輕量化、好操作、可信賴及靈活的車型,最后選中了班塔姆(Bantam)設計的Jeep。二戰期間,近60萬輛Jeep及其改裝車型加入作戰行列,充當偵察車、通勤車、運輸車等角色,二戰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曾將Jeep和飛機、登陸艇比喻為“美國贏得戰爭的三大武器。”戰后轉民用的歷程,更賦予其“自由探索”的精神象征。
國產的Jeep車型延續了這種基因。七孔格柵搭配金屬邊框的前臉、寬厚保險杠與銀色護板的尾部設計,既保留硬派越野的肌肉感,又融入都市 SUV 的冷峻氣質。車質網 2016 年調查顯示,78.18% 的自由光車主將外形列為最滿意項。
鮮少有人知道,電影《蜘蛛俠》系列的金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同樣是Jeep的宣傳語之一。在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中,Jeep常被作為救援車型,也有大量車主駕駛Jeep自發救援。Jeep品牌還能為國內持有“國家應急救援員”資格的Jeep車主提供專屬改裝配件支持,進一步發揚品牌精神。
強悍的全地形通過能力,成熟的品牌打造,疊加“合資”的時代紅利,最終沉淀為讓無數“硬漢”熱血沸騰的“Jeep情懷”——“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讓Jeep 在 SUV 黃金時代成為無數消費者的情懷圖騰,也助力廣汽菲克在2017年達到銷量巔峰。
自葬前程:組織和技術的雙重失誤
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Jeep自由光因出現“發動機燒機油”問題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另據投訴網站,廣汽菲克Jeep系列還存在燒機油并導致熄火、變速箱無法加速和換擋、雨刮器斷裂等問題。但廣汽菲克的遲緩回應,導致品牌形象嚴重受損。深層來看,這場危機暴露了廣汽菲克在組織和技術上的系統性失誤。
第一,作為合資車企,Stellantis集團與廣汽集團存在內部矛盾。
作為典型合資企業,自成立以來,廣汽菲克在技術、產品、銷售等方面均由外方主導,導致其對市場反應遲緩。
有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2017年廣汽菲克的年銷量達到22萬輛的巔峰時,銷售團隊拿到的激勵反而少于上一年,因為外方將年度銷量目標從2016年的15萬輛驟提至2017年的 27 萬輛。不合理的考核引發渠道動蕩。
更關鍵的是,一手打造了“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活徹底”、“領略人生寬度”等經典傳播的原菲克集團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廣汽菲克總裁鄭杰,在燒機油事件發生之后,于2019年4月29日被外方辭退,職位由Max Trantini接任,決策層動蕩加劇管理混亂。
2022年初的股比之爭更是徹底撕裂了合作根基。當年1月,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宣布計劃將持股比例從50%增至75%,并表示“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已同意交易的相關手續,但仍需經監管部門批準”。但廣汽集團當晚就回應,稱此發布行為“未經我方認可”。這場權力博弈最終導致合作破裂,為廣汽菲克最終退出中國市場埋下伏筆。
第二,躺在功勞簿上的廣汽菲克,錯過了電動化、智能化的技術浪潮。
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中,廣汽菲克的反應堪稱遲鈍。其在2017年銷量巔峰期竟未推出一款新車,產品迭代嚴重滯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外方總部的產品審批流程冗長,其產品規劃委員會每年只召開兩次,國產車型改款需經四大洲五個層級審批,導致“廣汽菲克自由光改款拖延三年之久,錯過了SUV市場爆發期”。
更致命的是,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30%的臨界點后,廣汽菲克仍將90%的研發資源押注燃油車。2021年才倉促推出的指揮官PHEV,因續航虛標、充電兼容性差等問題,全年銷量不足百輛,淪為市場笑柄。
當中國品牌在新能源賽道加速狂奔時,仍困守燃油車陣地的廣汽菲克在2022年11月正式進入破產程序。之后,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埃安接管并改造了廣汽菲克廣州工廠,用于生產純電動汽車,但長沙工廠卻經歷5次流拍。有合資車企制造車間負責人表示,廣汽菲克工廠設備以燃油車制造體系為主,燃油車專用設備的殘值縮水率普遍超過50%,轉型新能源產線需追加數十億元投資。相比改造老舊產線,車企自建智能化工廠性價比更高。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不無惋惜:“如果當年牧馬人能夠實現國產,可能就不會有現在的坦克、捷途,吉普能'獨霸天下'。一鯨落,則萬物生。”
廣汽菲克的退場,是產業變革的標志性事件。今年 2 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占率突破 70%,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等四大車企占據半壁江山;3 月,馬自達 6、福特福克斯等經典燃油車接連停產。這組數據揭示的真相是:燃油車時代的技術壁壘正在瓦解,智能電動化重構了競爭邏輯。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座艙芯片市場中,中國廠商份額達7.4%,同比激增196%,首次超越外國巨頭。當發動機、變速箱的優勢被電動平臺與智能系統替代,合資品牌的技術“護城河”正悄然瓦解。
面對變局,部分外資車企正努力尋找新的破局方式。如東風日產實施的“RE:NISSAN”計劃,重組組織決策鏈條,中國區CEO直接向全球總部匯報;同時與華為、Momenta合作研發智能座艙和智駕系統。這些探索或許也為合資車企指明了方向 —— 唯有打破組織壁壘、擁抱本土創新,才能在新賽道上重獲生機。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廣汽菲克,這個曾站在 SUV 浪潮之巔的品牌,最終成為合資車企轉型困局的注腳,也為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