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4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14日表示,1-6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點。
14日,國新辦就2025年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據鄒瀾介紹,今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全球增長動力減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潘功勝行長在5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談了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理解,簡單說就是,流動性要保持充裕,社會融資條件要比較寬松,綜合融資成本要比較低。政策實施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抉擇,節奏和力度要適時適度。從國際對比看,近些年持續多次降準降息,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斷累積。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已累計降準12次;累計下調政策利率9次,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下降115個和130個基點。
鄒瀾表示,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在5月份出臺實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政策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營造適宜的環境。
鄒瀾稱,從上半年的金融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
一是金融總量合理增長。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9%,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1%。如果把地方專項債置換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影響進行還原,按可比口徑,貸款同比增速還要更高一些。
二是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低位下行。1-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為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點。
三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5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1.6%,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8.8%,科技貸款同比增長12%,這幾項都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四是金融市場韌性增強。在外部環境和全球金融市場發生較大變化的背景下,股債匯等主要金融市場保持平穩運行。
鄒瀾指出,從經濟理論和實踐經驗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需要時間的,已經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