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銀行>>正文

銀行業“反內卷”持續升級,浙粵等地新規直擊返傭搶單亂象

2025-08-05 21:06:27 第一財經

  銀行業“反內卷”持續升級,浙粵等地新規直擊返傭搶單亂象

  作者:陳君君 

  銀行業“反內卷”的風繼續刮著。

  8月1日,浙江省銀行業協會發布《個人住房貸款自律公約》,明令禁止向房企及中介支付傭金,重點打擊“返傭搶單”“暗箱操作”;廣東、寧夏等地此前亦相繼出手。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本輪整治并非簡單叫停返點,而是將過去一段時間內住房按揭、消費貸、理財等業務中滋生的“內卷式”競爭進行全面清理。

  業內人士建議,破解銀行業“內卷”困局,需構建“監管引領—行業協同—機構轉型”的三維治理框架,通過制度創新打破路徑依賴,推動競爭邏輯從“規模比拼”轉向“價值創造”。

  明令禁止無序“內卷”競爭

  進入今年下半年,銀行業“反內卷”節奏明顯加快。近期,浙江、寧夏、廣東等地的銀行業協會紛紛行動,要求業內遏制“內卷式”競爭,推動行業回歸理性發展軌道。

  所謂“內卷式”競爭,是指企業在存量市場中陷入的低水平同質化競爭,主要表現為盲目擴產、價格戰以及過度營銷等行為。在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中,常常表現為“返傭搶單”“暗箱操作”。

  返傭搶單,即銀行按照貸款金額比例,向中介或開發商支付一定的傭金,被監管約束規范,但在業績壓力下,一些銀行私下采取這種方式吸引客戶。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返傭搶單”是銀行零售業務中的灰色競爭手段,銀行私下向中介、第三方渠道或個人客戶經理支付傭金返現,換取客戶導流至本行辦理房貸或消費貸。

  “銀行按貸款額0.3%~0.8%返現給中介或客戶經理,資金以咨詢費、營銷費名義經第三方或個人賬戶流轉,避開監管;中介則通過夸大優惠、隱瞞真實利率等手段誘導客戶選擇返現最高的銀行。”上述人士對記者進一步解釋。

  與此同時,銀行的暗箱操作亦隨之浮現。銀行“暗箱操作”,是指在貸款發放、額度審批、利率定價及資產處置等關鍵環節,繞開公開制度與監管要求,以非透明手段為特定客戶或合作方牟取不當利益。

  一位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比如銀行與貸款方簽訂額度“抽屜協議”,總行或分行層面預留部分信貸額度,不對外公示,僅向合作房企、中介或關系客戶定向投放,并附加額外費用或隱性條件。

  “內卷”扭曲市場競爭

  業內普遍認為,“內卷式”模式在微觀層面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中觀層面,會破壞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在宏觀層面,則會扭曲資源配置,抑制經濟活力。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分析認為,銀行業“內卷”現象持續多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行業層面來看,凈息差大幅下降,銀行穩定收入和利潤的壓力增大,而這背后是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導致銀行只能簡單地通過價格戰來競爭。從機構層面來看,部分銀行存在“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績效考核機制不科學,以業務規模和增速為核心指標,迫使員工采用低價格、高返傭等手段攬客。

  談及“返傭搶單”“暗箱操作”等“內卷式”競爭的成因,一位股份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房貸與消費貸規模被納入分支行核心KPI,并與存款、理財等交叉指標硬性捆綁。為完成規模考核,基層網點只能以價換量,靠捆綁附加產品或返傭搶單沖規模。

  與此同時,存款增長疲軟,銀行被迫轉向高成本同業負債,資金端壓力驟升。“為守住利差,機構一面將成本轉嫁給客戶,一面借灰色通道暗中補貼,返傭與暗箱定價隨之抬頭。”上述人士對記者說。

  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總行實行統一利率區間,難以匹配客群風險差異;基層為爭奪高風險客戶,只得私下捆綁保險、理財或通過暗箱返點變相降價,致使利率信號失真。

  “內卷式”競爭給銀行和客戶都帶來不小風險。比如,“返傭搶單扭曲房貸利率定價。”上述分析師稱,表面讓利背后,中介通過評估費、加急費等名目將返傭成本轉嫁給借款人,實際綜合融資成本抬升,更嚴峻的是,一旦資金流向被查實,銀行將面臨罰單與業務暫停,涉事中介及個人將被同步列入行業黑名單。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王德悅律師指出,高額房貸返點易觸發惡性競爭,中介按銀行出價挑合作對象,迫使返點比例水漲船高。銀行經營成本隨之攀升,最終轉嫁給消費者,雙方利益同步受損。

  王德悅進一步表示,中介為促成交易可能協助客戶偽造資料,抬高銀行信貸風險;不法分子可假借“返點”名義行騙,令投資者受損、銀行聲譽蒙羞;若銀行支付的返點超出合理范圍,還可能被認定為商業賄賂,觸發反腐敗法規乃至刑事責任。

  “房貸返點一旦失控,將扭曲市場競爭:銀行競相抬高返點比例,直接推高經營成本,壓縮凈息差,埋下潛在風險,并削弱長期盈利能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

  推動“規模比拼”轉向“價值創造”

  盡管多地銀行業協會去年已率先出手,以住房按揭貸款自律公約劃下紅線,禁止向中介、代理機構或個人支付傭金,并叫停“營銷服務費”“擔保費”“評估費”等變相買單,但局部禁令并未遏制銀行業“內卷式”競爭的整體蔓延。

  業內人士認為,破行業內卷之難,在于優質資產稀缺、規模情結、議價能力弱等多重掣肘。短期來看,“反內卷”必然伴隨短期陣痛,部分依賴價格戰的銀行可能面臨客戶流失、規模收縮的壓力,甚至出現階段性業績下滑。但從長遠看,這場變革將重塑銀行業的健康生態。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認為,破解銀行業“內卷”困局,從根本上來說,需構建“監管引領—行業協同—機構轉型”的三維治理框架,通過制度創新打破路徑依賴,推動競爭邏輯從“規模比拼”轉向“價值創造”。這一過程既需要監管部門以剛性約束劃定競爭紅線,也依賴行業協會搭建自律平臺,更要求銀行機構從戰略層面重構發展邏輯,形成“雙向奔赴”的改革合力。

  “當然,轉型不會一蹴而就。如何平衡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戰略投入、如何避免‘明停暗卷’的監管套利、如何通過差異化監管為中小銀行留足空間,都是需要持續探索的命題。”薛洪言說。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張澍楠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