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市場熱點,歡迎關注中新經緯《董秘請回答》欄目
中新經緯12月23日電 (陳俊明)閃極科技推出“AI拍拍鏡”讓資本市場聚焦AI眼鏡概念。
12月19日,閃極科技發布AI眼鏡新品,該產品配備1600萬像素攝像頭、耳邊音響、2G RAM和32G ROM的ARM平臺,并接入商湯、星火等十幾家大模型。這款眼鏡在博物館能識別介紹展品、戶外能識別動植物、在餐廳能翻譯小語種菜單,拍攝數據可上傳至云端存儲。
二級市場上,多只業務涉及AI眼鏡的個股近期表現強勁。12月23日,閃極科技的合作方云天勵飛股價盤中站上60元/股,較年內低位不足20元/股漲幅超200%。博士眼鏡、佳禾智能、中科藍訊、華燦光電等“AI眼鏡概念股”近期股價均創下年內新高。
國內首款量產AI眼鏡
據媒體報道,閃極科技發布的“AI拍拍鏡”是國內首款量產AI眼鏡。定價方面,閃極A1(共創版)最低售999元。此外,公司方還提出90天無理由退貨、打卡返全款的承諾與銷售機制,產品將于2024年1月15日左右正式發貨。
產品配置上,閃極A1搭載國產紫光展銳W517 ARM處理器,配合2GB RAM和32GB ROM;瑞聲超線性Hi-Fi揚聲器,支持雙DSP獨立功放和動態EQ算法;內置450mAh電池,并推出6500mAh增程式續航環,支持反向充電;搭載AI記憶系統——Loomo OS,支持多模態數據記錄和云端AI服務響應。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對當前的產業鏈瓶頸,閃極科技CEO張波表示,超輕量化、長續航是兩大難點。“在超輕量化的制程和工藝上,目前良率的確比較低。比如進口材料等是完全開創性的創新,而且注塑難度非常高、工藝的復雜程度也很高。在普通眼鏡上增加那么多器件,還要控制在50克的重量,這些結構工作是非常復雜的。長續航則是希望解決眼鏡全天候佩戴的難點。”張波說。
張波還提到,對于這一代產品的目標是年出貨量超過50萬臺,銷售金額超過6個億。“后續還將在海外推廣這款眼鏡,通過歐洲的銷售團隊和當地的分公司去全面鋪設歐洲的線下引進渠道。”
目前,眾多廠商已瞄準AI眼鏡業務,有機構稱2025年或開啟AI眼鏡元年。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AI眼鏡迎0-1產業化拐點。智能眼鏡逐步成為AI硬件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不僅2024年Meta和雷朋合作二代Meta Ray-Ban產品全球銷量超百萬臺,國內外硬件及互聯網大廠如蘋果、三星、小米、字節、谷歌、華為等,以及諸多初創企業跟進,2025年或開啟AI眼鏡元年。
市場規模方面,財通證券研報認為,AI眼鏡未來有望打開至少5000億元市場空間。AI眼鏡本質上為“眼鏡+AI”,首先是一副好的眼鏡,在此基礎上增添硬件、大模型、應用生態。根據wellsenn XR對近視眼鏡與太陽鏡的出貨量作為AI眼鏡的滲透進行測算,并根據IDC的預計全球AI眼鏡在2030年將達到20%的滲透率,保守估計AI眼鏡的售價均價為1500元,由此可測算得到2024年AI眼鏡市場規模為45億元,至2030年其市場規模可達到5340億元。
多公司布局
A股多家上市公司目前已在AI眼鏡領域有所布局。
云天勵飛參與了閃極科技超億元A輪系列融資。云天勵飛為AI眼鏡產品提供了基于自研大模型的萬物識別等功能,并提供自有算力芯片以及云端存算一體服務器群來支撐閃極科技的開發。
云天勵飛布局邊緣AI發展的技術和業務,擁有算法和芯片兩大核心技術平臺。公司在算法層面構建了人工智能算法平臺,并推出了“云天天書”大模型;在芯片層面通過自定義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及工具鏈的協同設計,實現算法技術芯片化,構建了神經網絡處理器平臺。該公司獲取營業收入的主要手段包括智慧行業解決方案銷售、智算運營服務、智能硬件產品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云天勵飛近期表示將開始探索智能眼鏡等AI消費級硬件。12月23日,“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云天勵飛,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可以跟別人(其他公司)合作一起來做,自己也做,這不存在沖突。”該工作人員還提到,不排除公司將來生產相關產品,(與閃極科技合作)沒有限制到公司。
12月內,機構調研A股公司時多次提及“AI眼鏡”。
隆利科技表示,Micro-LED技術是未來AR眼鏡的重要技術路徑,公司目前儲備了Micro-LED等相關技術并擁有相應的發明專利,公司未來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規劃和應用。
佳禾智能表示,公司為較早一批進入眼鏡類消費電子的企業,已經為安克、天貓、哈曼、影目科技等知名品牌客戶量產智能音頻眼鏡及AR眼鏡。通過與各大品牌商的合作,公司不斷積累產品開發和生產制造流程的經驗,具備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大規模定制生產的能力。
佳禾智能認為,雖然AI眼鏡在消費電子領域是一個新的終端品類,但是眼鏡形態產品的產業鏈并不復雜。從硬件拆解來看,AI眼鏡的核心產業鏈環節包括SoC芯片、存儲芯片、攝像頭、聲學組件、電池、PCB和組裝等,暫時未涉及新增零部件產品。上述環節除攝像頭以外,供應鏈和生產傳統聲學產品有所重疊,所以眼鏡產品所需的核心部件產品供應鏈是通暢的,不存在某個環節出現較大短板的情況。
中科藍訊表示,公司藍牙音頻芯片AB5656C2、AB5636A已分別應用于MINISO名創優品智能音樂眼鏡、WITGOER智國者S03智能音頻眼鏡,眼鏡具有支持清晰語音通話、音樂播放、智能拍照等功能。公司募投項目——發展與科技儲備基金中,包含智能可穿戴眼鏡芯片研發。且公司高端系列訊龍三代產品內置RISC-V CPU+HiFi 4高性能DSP,可滿足音頻類各種AI算法的應用開發,并結合雙模藍牙數據傳輸,可很好地連接到云端,以使用云端的大模型AI能力。
華燦光電表示,公司在AI眼鏡領域做了充分技術布局,包括三色鍵合堆疊技術、QD熒光粉材料技術、三個單色光學辦法合成技術,相關產品合作正在持續推進中。公司AI眼鏡客戶涵蓋創業公司、消費電子企業及互聯網公司,針對客戶不同需求和產品定位提供解決方案,目前已進入研發試樣及方案驗證階段。
星宸科技表示,公司已發布適用AI眼鏡的SoC芯片,與部分客戶展開對接,預計2025年下半年推出終端產品,目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相關芯片的出貨量及營收對公司目前業績貢獻較為有限。(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