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5日電 1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用四句話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有記者提問: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環境我國經濟頂住壓力,平穩運行,請問如何評價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表現?主要原因是什么?
盛來運用四句話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是“穩”的態勢持續。上半年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運行“穩”。從觀察宏觀經濟的四大指標來看,增長是穩中略升,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其中一季度是5.4%,二季度是5.2%,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去年上半年和全年GDP增長都是5%,所以增長是穩中有升。調查失業率總體平穩,今年以來,月度調查失業率基本都在5.0%—5.4%區間波動,基本是平穩的。物價低位運行,也是基本平穩。今年以來,有幾個月CPI同比下降0.1%,但是6月由負轉正,增長0.1%,其中6月份核心CPI已經回升到0.7%。國際收支也是基本平衡的,我們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外匯儲備維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從以上四大宏觀指標看,經濟運行“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二是“進”的步伐堅定。保持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各個地方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從數據來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取得新的一些成績。
三是“新”的動能累積。各個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
四是“暢”的循環改善。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我國把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暢通循環。從統計數據看,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經濟運行在改善,上半年,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5.1%,旅客周轉量增長4.9%。央行剛剛發布了數據,6月末M2同比增長8.3%。
盛來運表示,從以上四個方面判斷,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績單。這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非常不容易。當然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在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運行的基礎還需要加固。下階段,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