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主動權益基金正收益 翻倍基有兩大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盛夏之際,主動權益類基金也迎來了炙熱時刻。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超九成主動權益類基金實現正收益,翻倍基在火爆行情中開始批量出現,港股倉位與醫藥行業成為賺錢效應的兩大關鍵詞。
具體來看,在港股倉位上更靈活的公募QDII業績表現最佳,匯添富基金旗下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QDII一馬當先,年內收益率達139%。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持有的港股資產比例為94.28%,且重倉持有醫藥板塊。
A股基金方面,長城基金旗下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基金表現最強,該產品年內收益為129%。截至今年6月末,該基金持有的港股倉位約43%。此外,中銀港股通醫藥混合、永贏醫藥創新智選、諾安精選價值、中航優選領航混合、華安醫藥生物、嘉實互融精選、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QDII、平安核心優勢混合等產品的收益率也均超過100%,這些A股基金產品均持有一定比例的港股倉位,且均重倉持有醫藥行業。
可以看出,批量出現的翻倍基呈現出兩個共同點:一是港股倉位較高;二是重倉醫藥行業。天相投顧數據統計也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顯著增加了醫藥行業的倉位,同時對醫藥行業的增持也主要指向港股。整體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持有的港股總倉位比例,已從今年一季度末的30.8%,提升至二季度末的32.5%,刷新持倉港股倉位的歷史紀錄。
以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基金為例,該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港股公司,來自港股的三生制藥、信達生物成為第一和第二大重倉股。該基金在一季度末持有信達生物僅7萬股,持倉市值約301萬元,到了二季度末,持有信達生物達到146萬股,持倉市值超過1億元。
不過,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逐漸披露,尤其是8月份進入密集披露期,基金重倉股將迎來業績考驗。
中金公司建議,投資者可以短期適度降低倉位,或切換到穩健分紅和預期較年初已明顯降溫的板塊,等待后續機會。如果出現較大波動,反而可以更為積極地介入,以更低的成本買入優質資產,但前提是要留好“子彈”。
“隨著市場情緒進入一個相對高位,投資審美發生了一定改變,市場風險偏好正逐漸對熱點脫敏,資金已開始恢復理性。”長城基金汪立判斷,目前需要一個矯正的過程,價格彈性修復可能需要經歷一定時間。雖然市場的交易風格仍偏向大容量、強邏輯的趨勢類股票,但隨著活躍資金接力意愿顯著下降,預計后續轉向以基本面為核心的基本面行情。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