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5日電 題:品牌出海靠“技術+文化+合規”驅動
作者 韓紅星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近年來,隨著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及經營能力的提升,中國企業紛紛出海拓展市場。不過,國內外市場環境及文化存在諸多差異,企業如何做好出海的品牌營銷與傳播成為重要課題。
中新經緯研究院與國家廣告研究院發布的《品牌出海的數字引擎》報告指出,企業出海應從全球視角制定戰略,在具體執行層面充分考慮本地特色,實現品牌的全球一致性與本地適應性平衡。
當前中國品牌出海已從產品輸出轉向品牌全球化布局,但需應對海外文化差異、市場規則、信息不對稱及消費者行為變化等挑戰,在解決這些問題上,中國出海品牌如華為、聯想等已有一些好的做法與經驗可以借鑒,如系統研究目標市場的文化禁忌、消費習慣和價值觀,在產品設計上符合本地偏好,傳播采用本土化敘事,做到跨文化適配,構建“全球品牌一致性”與“本地市場相關性”的共生體系等。此外,企業還應通過全球技術標準來降低邊際成本,與本地市場共創價值提升品牌溢價,從而降低海外擴張風險,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在品牌傳播方式上,除主流社交媒體、搜索引擎和電商平臺外,新興數字渠道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新的營銷傳播機會,尤其在深度內容營銷、個性化觸達和創新廣告形式方面。內容營銷上,短視頻與直播的全球化滲透可幫助品牌快速曝光,傳遞中國故事,長視頻與紀錄片的故事化敘事展演品牌價值理念,與海外紅人的合作提升本地市場的品牌信任感;個性化觸達上,通過數據驅動的精準運營實現動態廣告投放,勾勒用戶畫像,可以差異化內容服務目標用戶,以AI(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品牌轉化率,將售后環節轉化為營銷觸點,以“內容+服務+內容”組合策略對應個性化需求;廣告形式創新上,突破傳統媒介局限,通過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元宇宙進行虛擬體驗營銷,將虛擬商品(如皮膚、道具)與實物產品聯動(如掃碼領取折扣),吸引用戶參與并分享至社交媒體,實現裂變傳播。
筆者認為,新興數字渠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精準觸達與情感連接,出海品牌需要將新興渠道的“短期流量”轉化為品牌長期價值。
此外,國際競爭環境紛繁復雜,企業在出海中面臨不少重大考驗,對此企業應提早做好準備。
一是深耕市場洞察與本地化運營。建立與消費者價值觀的深度綁定,實現長期用戶資產積累;二是強化技術創新與差異化競爭。夯實品牌出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全球統一數據管理系統,提升產品附加值,幫助品牌在細分市場中建立不可替代性。三是構建合規與風險預警體系,滿足國際市場各區域合規要求,制定輿情應對機制,提前規避類似風險。
綜上,出海品牌需以“技術+文化+合規”為核心競爭力構建出海能力,通過數字化技術、供應鏈優化、品牌故事化、風險管控實現可持續增長。(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