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8日電 題:新興市場是7月出口關鍵拉動力
作者 高瑞東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
周可 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出口總額(以美元計,下同)3217.8億美元,同比增長7.2%。這一數據好于Wind一致預期。
出口向好的原因是全球商品需求仍保持韌性,“搶出口”“搶轉口”效應持續。一則,貿易對象多元化戰略疊加新興市場國家制造業景氣度處于擴張區間,拉動我國對非美經濟體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對東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速分別錄得16.6%、42.4%、7.7%。二則,8月1日新對等關稅宣布前,其他國家對美“搶出口”“搶轉口”效應仍在持續,間接拉動我國出口。
分區域來看,東盟仍是我國最大貿易伙伴,但貿易對象進一步多元化。三大貿易伙伴中,歐盟經濟保持溫和回暖,7月我國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速由6月的7.6%升至7月的9.2%。7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或指向轉口貿易規模有所下降。
新興貿易伙伴中,7月我國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長42.4%,對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長7.7%。與非美經濟體之間保持了出口的強勁態勢。從出口份額來看,7月美國、歐盟、東盟占我國出口份額分別為11.1%、15.5%、17%,拉丁美洲、非洲合計占比升至14.3%,接近我國對歐盟的出口份額。
具體產品方面,出口產品含“新”量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動能釋放,勞動密集型產品對出口拉動作用偏弱。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七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同比增速轉負,其中塑料制品、紡織品、家具同比增速為正,服裝、箱包、鞋靴、玩具為同比負增長。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需求強勁。集成電路由于關稅豁免原因,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出口同比增速。前7個月,我國高技術產品進出口對同期我國整體進出口增長貢獻率超四成。“新三樣”出口表現強勁。今年前7個月,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綠色低碳“新三樣”暢銷海外,出口額實現14.9%的穩健增長。
短期來看,隨著“搶出口”和“搶轉口”效應消退,我國出口增速或面臨回調壓力。但與對等關稅豁免期間相比,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對美出口相對關稅稅率差將收窄,因此回落幅度有限。
長期來看,全球貿易總額或面臨壓力,非美區域或是穩出口的關鍵。筆者認為,繼續積極擴大與非美區域(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將對我國出口保持穩健增長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