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北京金融監管局11日表示,非法存貸款中介亂象是現階段金融領域“黑灰產”的主要表現之一,北京金融監管局堅決整治,今年更是加大力度,推出一套“強責任、全覆蓋、嚴打擊”的組合拳,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北京金融監管局網站11日發布《嚴厲打擊非法存貸款中介 維護良好金融市場秩序》,其中舉例:2023年,北京市某企業主吳某接到一個貸款中介營銷電話,詢問“最近是否有資金缺口”,許諾“可快速代辦低息貸款”。因吳某的企業的確資金緊張、經營困難,于是他與中介公司多次溝通,對方再三承諾“只需要營業執照和身份證,我們幫您優化收入流水”,同時明確表示“代辦業務僅收取2個點的費用,銀行貸款利率不超過5%”。簽訂合同后,中介公司通過轉讓空殼公司、先行墊資、虛構申貸材料等非法手段,幫助吳某從某銀行機構獲批一筆600余萬元的企業經營性貸款。不料貸款到賬當日,中介公司直接分筆扣劃近百萬元“服務費”,最終吳某僅獲取信貸資金500萬元左右。事情曝光以后,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吳某雖追回部分中介費用,但債務壓力仍然持續存在。
對此,北京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非法存貸款中介亂象是現階段金融領域“黑灰產”的主要表現之一,北京金融監管局堅決整治,連續三年開展專項打擊行動,今年更是加大力度,推出一套“強責任、全覆蓋、嚴打擊”的組合拳,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具體包括:一是壓實銀行機構責任,要求轄內機構加強助貸業務管理,嚴禁機構與非法存貸款中介開展合作,嚴禁銀行員工與非法存貸款中介內外勾結。
二是全面開展線索摸排,通過大數據分析、日常監管、機構報送等手段,排查發現轄內疑似非法存貸款中介線索。
三是形成央地協同共治合力。積極聯動相關部門,深化源頭治理與行刑銜接,加大網絡不良金融信息處置力度,合力打擊非法團伙,從嚴從快懲治銀行“內鬼”,對非法存貸款中介亂象形成強力震懾。
北京金融監管稱,當前,非法存貸款中介問題表現形式復雜,不法分子常見套路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虛假營銷與低息誘惑。對外聲稱“與銀行有合作”“可通過內部渠道辦理貸款”或冒充“XX銀行貸款中心”等名義,誘騙消費者通過其辦理所謂“額度高、利率低”的貸款,實際收取高額服務費,導致消費者貸款成本遠超預期。
二是違法包裝騙貸。瞄準資質不足的小微企業或征信白戶等特定人群,協助借款人虛構工作單位、貿易合同、銀行流水、資產規模等申貸材料,甚至勾結銀行機構個別員工,共同騙取通過授信審批、實現貸款發放,借款人則為少量報酬甘愿成為“職業背債人”。
三是實施“套路貸”犯罪。以“小額貸款公司”等名義誘導借款人簽訂虛高借款合同或變相“擔保”等相關協議,制造貸款交付的銀行流水痕跡,隨后通過設置違約陷阱、惡意壘高借款金額、虛假訴訟、暴力脅迫等一系列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財物。
北京金融監管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心,遠離非法存貸款中介,珍惜個人信用,嚴守法律底線,不輕信、不盲從,避免因小失大。(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