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金融>>正文

年內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已達27次

2025-08-14 07:36:57 證券日報

  年內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已達27次

  本報記者 冷翠華

  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持續活躍。

  8月13日,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近日舉牌廣東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光藥”)H股股票。

  《證券日報》記者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13日,年內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總次數已達27次。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險資增配權益資產仍有較大空間。

  增持上市公司意愿強烈

  太保壽險公告稱,8月7日,東陽光藥通過新發行H股(以介紹方式上市)作為換股對價,通過吸收合并方式私有化其香港上市子公司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東陽光藥”),將太保壽險原持有的宜昌東陽光藥股票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換股,被動觸發本次舉牌。

  本次舉牌后,太保壽險直接持有東陽光藥H股股票約605.86萬股,占后者H股股本比例為5.38%;太保壽險及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持有東陽光藥H股約754.6萬股,占該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為6.70%。

  從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占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來看,太保壽險公告稱,截至3月31日,太保壽險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4411.84億元,占太保壽險2024年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9.88%。

  從年內險資舉牌情況看,據記者統計,截至8月13日,險資舉牌總次數已達27次,已遠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其中,25次為主動買入觸發舉牌,2次為被動因素觸發舉牌,反映出今年險資主動增持上市公司的意愿強烈。同時,從舉牌方式來看,競價交易和二級市場買入是主要的方式;舉牌的資金來源則以自有資金和保險責任準備金為主。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保險咨詢主管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說,此前監管部門出臺了實施方案,針對大型國有保險公司的保險資金進入A股的比例和穩定性提出了可操作的考核標準,3年和5年周期的考核指標權重達70%,有效推動了長期考核機制的落地。此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針對償付能力規則進行調整,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調降10%,有利于促進險資加大資金入市的力度。

  當前,資本市場的信心逐步恢復,股票市場的估值具有較大提升空間,險企需要把握估值低點機會來增配權益資產。同時,險企希望通過舉牌來實現權益法核算,從而可以減少當期損益的波動性,這一因素也會導致險企更多的舉牌行為。

  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隨著保險公司通過舉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等方式持續加大權益資產的配置力度,險資權益資產占比也逐步提升。業內人士認為,整體來看,當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仍有很大空間,未來有望繼續增配。

  根據保險資金的運用分類,股票、證券投資基金和長期股權投資是主要的險資權益類資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從全行業情況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約占資金運用總額的20.6%。

  同時,根據今年4月份發布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保險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00%(含此數,下同)低于150%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50%低于250%的、超過250%低于350%的、超過350%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0%、40%以及50%。

  從具體的保險公司來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7.92%,對應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為3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公司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占其去年末總資產的比例為23.26%。

  同時,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二季度末綜合償付充足率為194.59%,對應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為30%。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公司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占其一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7.08%。

  “結合當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來看,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比例離上限還較遠,未來增配空間充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記者分析道。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險資舉牌既有積極性,也有較大的潛在空間。結合險資特點、當前資本市場環境以及會計準則等因素綜合來看,未來險資有望持續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董文博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