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21日電 (薛宇飛)自2021年12月首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成立以來,市場上該類型的基金已超百只。盡管數量在增多,但相較于發行規模,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總體規模卻縮水明顯。
從收益看,百余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不及貨幣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過2%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僅有2只。
整體規模下降超六成
據了解,同業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期限在1年以內的一種可轉讓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投資了一攬子不同主體發行的優質同業存單的產品,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這類基金,間接參與同業存單市場。一般認為,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
2021年12月,首批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相繼成立。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別有40只、30只、16只、9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成立。當前,市場上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共計有101只。
從發行規模看,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規模差別較大,從2億元至100億元不等,發行總規模約為3551.49億元。不過,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已降至約1258.26億元,較發行規模累計下降約64.57%。
梳理發現,大多數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規模較成立時出現縮水。7只成立于2022年上半年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成立時的規模均超100億元,是成立規模最大的一批產品。到2025年二季度末,這7只基金的規模均降至50億元以下,其中3只在10億元以下。以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為例,該基金2025年二季度末時為7.14億元,較成立時的約100億元累計下降約92.86%。
規模降幅超九成的基金并不鮮見。鵬揚基金的鵬揚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成立時的規模約為81.70億元,2025年二季度末的規模約為4.06億元,累計降幅為95.03%。大成基金的大成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成立時的規模約為46.52億元,2025年二季度末的規模約為0.91億元,累計降幅為98.04%。
有少部分基金的規模實現增長。華泰柏瑞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成立時的規模約為53.89億元,到2025年二季度末時增長至約93.93億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的創金合信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成立時的規模約為2.88億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時增長至約76.60億元。
多只產品規模降至5000萬以下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共計有26只,占比約為25.74%。
8月15日,申萬菱信基金發布提示公告稱,截至14日,旗下申萬菱信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資產凈值已連續30個工作日凈值低于5000萬元。
根據申萬菱信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基金合同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將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進入基金清算程序并終止,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
該基金成立于2022年12月,成立時的有效認購總戶數為7626戶,規模約為36.95億元。根據披露,在2023年一季度,該基金出現投資者大幅度贖回的情況,凈贖回份額超過30億份,導致基金份額降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約5.63億份。之后,該基金的規模維持在數億元,直至降至5000萬元以下。
瀕臨清算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不止一只。今年7月1日,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告稱,交銀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連續4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根據該基金合同約定,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合同終止,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已有基金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實現基金持續運作。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博道基金旗下的博道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規模約為2141.71萬元,已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為此,博道基金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在8月11日,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了博道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持續運作的議案。
短期平均收益不及貨基
作為一種低風險產品,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被認為收益高于貨幣型基金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但從短期看,這一優勢并不突出。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19日,83只有業績數據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中,只有2只產品近一年的收益率超過2%,74只產品近一年的收益率在1%至2%之間,7只產品在0-1%,1只產品為負。
上述83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41%。對比看,截至2025年8月19日,892只有業績數據的貨幣型基金(注:同一產品不同份額,分開統計)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43%,略高于同業存單指數基金。
從近三年平均收益率進行比較,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高于貨幣型基金。截至2025年8月19日,31只有業績數據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約為5.80%,而738只有業績數據的貨幣型基金近三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5.18%。
與短期純債型基金的收益相比,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存在一定差距。據Wind數據,截至2025年8月19日,835只有業績數據的短期純債型基金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1.83%,其中,近一年收益率超過2%的產品有253只;619只有業績數據的短期純債型基金近三年的平均收益率約為7.21%,其中,近三年收益率超過7%的產品有413只。
對于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規模下降,嘉合基金固定收益公募投資部葉平在該公司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在2021年,權益市場遇冷,理財打破剛兌,市場開始尋找相對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這是市場資金青睞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特定的歷史背景。同時,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在分類上被認定為混合類產品,從規模和考核角度出發,基金公司有動力發行,各類第三方機構也有意愿推銷。然而,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走強,短債基金和長債基金業績表現亮眼,對比之下同業存單基金因自身的投資限制,收益能力并不突出,逐步被投資者邊緣化,導致基金規模下滑。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王方琳對中新經緯表示,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通常會隨之下行,而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與銀行間短期利率聯動緊密,進而帶動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走低。此外,近期隨著股市走強,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提升,傾向于配置收益更高的股票型基金或含權債基,對低風險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需求下降。
王方琳繼續稱,收益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帶來規模下降。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采取的被動管理方法,使得其難以通過基金經理的主動收益挖掘來提升提高收益彈性。此外,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投資標的高度集中于同業存單,信用等級較高,久期較短,難以通過信用利差挖掘或拉長久期來獲取收益。
“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波動小、流動性穩定,對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和流動性管理需求較強的機構或個人投資者來說,仍是較好的配置選擇。”王方琳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