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24日電 (魏薇)近日,上證指數連續攀升,刷新近十年新高,居民入市的熱情有所回升。近期多家銀行發布公告重申,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領域,還有銀行對信用卡預借現金的使用升級了監管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重申信用卡使用規則,意在防止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積聚金融風險。投資者需理性用卡、合法投資,這是財富安全與信用保障的底線。
多家銀行重申信用卡資金用途
8月20日,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對信用卡透支資金(包含各類分期及預借現金資金)用途進一步重申,包括不得用于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權、期貨、理財產品、投資性貴金屬及其他權益性投資等七大類領域。
同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同樣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對信用卡資金(包含信用卡消費資金及各類分期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須保證交易真實、合規和合法;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虛擬幣、投資性貴金屬、股權投資及其他權益性投資等。
部分銀行還對信用卡預借現金的使用升級了監管措施。預借現金是信用卡的基本功能之一,該功能為持卡人提供小額現金借款。
8月7日,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更新《華夏銀行信用卡預借現金條款及細則》,其中提到,預借現金資金不得用于任何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活動領域(包括但不限于購買股票、有價證券、期貨、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購房或進行房地產經營等)。
8月5日,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于新增信用卡預借現金受控金額的公告》稱,9月18日起,將信用卡預借現金轉賬業務納入該行信用卡資金受控金額,對該受控金額進行資金用途管理。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強調,信用卡資金受控金額,為轉入該行借記卡內的信用卡透支資金,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生產經營、歸還貸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違規領域,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除了上述銀行,今年8月以來,烏魯木齊銀行、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云南省農村信用社旗下的文山市農商行、河口農商行等也紛紛發布公告,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強調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不得用于證券投資等領域。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中新經緯表示,銀行近期再次重申信用卡資金用途,主要原因包括落實監管要求與應對市場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于2022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等領域,此次多家銀行公告可視作對監管政策的深化落實。
薛洪言指出,近期A股市場表現較好,投資熱情明顯回升,部分持卡人可能試圖通過信用卡套現、預借現金等方式將資金轉入股市,銀行通過重申規則在市場情緒升溫時進行風險提示,能有效防止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積聚金融風險。
信用卡資金炒股后果“很嚴重”
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均在公告中表示,若信用卡資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費領域,可能會導致交易失敗。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稱,當持卡人出現違規用卡行為或存在監管機構規定或該行認定的風險特征時,該行有權對信用卡賬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分期提前結清、交易限額、調整授信額度、鎖定賬戶、緊急止付、要求提前償還非消費類交易金額、關閉商戶交易權限等風險管控措施。
“違規使用信用卡資金進行股票投資不僅違反相關監管規定,同時,持卡人可能面臨因市場波動導致的資金損失。”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提示。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同樣表示,對于持卡人違規用卡、出現監管機構規定或該行認定的風險特征的,將對信用卡賬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終止分期、降額、限制交易、止付等風險管控措施。請妥善保管與信用卡交易用途相符的有效交易憑證,以備核查。
薛洪言分析稱,信用卡資金炒股存在多重風險。對個人而言,投資風險被放大,信用卡透支資金本質上是短期消費信貸,利率通常較高,若投資虧損將面臨“本金損失+高額利息”雙重壓力。同時,銀行一旦監測到違規交易,有權采取相應管控措施。若持卡人惡意透支且經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數額較大的,可能被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面臨刑事責任。對銀行來說,若因資金流向管控不到位導致信貸資金大量入市,可能會面臨監管處罰并引發聲譽風險。
據《南方都市報》2016年1月的一篇報道,廣東一高校女教授劉某炒股巨虧,于是在8家銀行各辦了一張信用卡,欲“以卡養卡”的方式籌錢補倉。一年多時間,劉某共利用信用卡透支套現60余萬元而無力償還,同時欠小額貸款公司及其他親友100余萬元。隨后劉某因惡意透支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被刑拘。廣東佛山禪城區法院公開審理該案,認定其中24萬元為惡意透支,判決劉某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信用卡資金炒股本質是“高杠桿+高成本”的雙刃劍。他表示,信用卡資金成本高,取現年化利率普遍達18%以上,遠超普通融資渠道;若股市波動若導致虧損疊加利息壓力,易引發逾期,進而留下征信污點,影響未來貸款、就業等。此外,信用卡資金本應用于消費領域,違規流入股市可能加劇金融資源錯配,助長投機泡沫,擾亂市場秩序。
針對規范使用信用卡,田利輝建議個人投資者:一是嚴守用途紅線,信用卡資金僅限日常消費(如購物、餐飲),不得用于投資、還貸、房地產等非消費領域,尤其警惕通過多賬戶轉賬、拆分資金等“曲線入市”行為;二是強化風險意識,量入為出,避免因短期行情沖動操作,優先通過券商兩融等合規渠道融資;三是維護信用健康,按時全額還款,避免最低還款形成利息滾雪球。
“投資者需明白,信用卡是短期消費工具,非投資杠桿。股市有風險,資金來源更需合規,切勿因僥幸心理踩紅線。”田利輝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