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年會定調 美聯儲降息在即?
2025年全球央行年會于8月21日至23日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山區度假勝地杰克遜霍爾舉行,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再度聚焦于此。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年會上的講話,被市場普遍解讀為9月降息的明確信號。另一方面,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行長同時發出警告,勞動力風險正成為威脅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的重大挑戰。
鮑威爾立場松動
鮑威爾的任期將于2026年5月到期,這幾乎肯定是他最后一次以美聯儲主席的身份出席杰克遜霍爾央行年會。“短期內,通脹風險向上傾斜,就業風險向下傾斜,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局面。”他進一步解釋道,“由于政策處于限制性區域,基線前景和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調整我們的政策立場。”
在演講中,鮑威爾指出,風險平衡似乎正在發生轉變,并強調就業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美聯儲的政策利率比一年前低了100個基點,失業率仍然很低,目前的情況允許美聯儲在考慮調整政策立場時謹慎行事。在基準前景和風險平衡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美聯儲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這番表態被廣泛視為他為啟動降息所做的鋪墊。
勞動力方面,在7月非農爆冷后,就業市場數據有所波動。上周初請失業救濟人數攀升11000人,至23.5萬人,為5月下旬以來的最大增幅,與此同時,續請失業金人數增加至197.2萬人,為2021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初步表明裁員風險可能正在加劇,并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疲軟的跡象。隨著企業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勞動力市場狀態逐漸轉變為低裁員和不溫不火的招聘需求。
此外,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發布了修訂后的《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策略聲明》,其中提到美聯儲回歸了靈活的通脹目標制框架。聲明明確了美聯儲在就業目標和通脹目標“不相輔相成時期”的做法,即美聯儲將采取平衡的方法來促進雙重使命目標的實現。
不過,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委員阿爾貝托·穆薩萊姆表示,在決定美聯儲下一次政策會議是否會降息之前,他認為需要更多數據作為支撐。他指出,目前的通脹率高于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且預計還會繼續上升,同時,就業市場的風險尚未顯現。
瑞銀宏觀銷售部門的Simon Penn認為,鮑威爾的講話代表了政策偏向的“一個拐點”,為政策立場的轉變提供了框架和理由。目前,市場人士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至少25個基點。芝商所利率期貨價格顯示,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目前已升至89.1%。
東方金誠研發部高級副總監白雪認為,在降息幅度方面,25個基點是唯一的選項。當前聯邦基金利率處于4.25%至4.5%的限制性區間,降息25個基點既能釋放寬松信號,又不至于引發市場對政策失序的擔憂。
美股保持樂觀
美股也在鮑威爾講話提振下收復了此前所有失地,標普500指數結束日線五連陰,道指創下今年以來的首個收盤紀錄。
嘉信理財在市場展望中寫道,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演講中為9月可能降息確立了基礎,推動了市場的上漲。在此之前,市場表現受明星科技股疲軟拖累。在科技股拋售期間,整體市場廣度保持相對穩定,這表明投資者并沒有完全逃離市場。相反,他們正在尋找新的領軍者,這推動了工業、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性板塊。
該機構認為,科技七巨頭以外的公司正在努力追趕。71%的標普500指數股票的交易價格高于50天均線,而68%的股票的交易價高于其200天均線,比上周上漲了8個百分點。考慮到科技股近一周表現不佳,納斯達克指數有所落后,市場似乎找到了一個新的催化劑來推動它向前發展,即“鴿派”的美聯儲。隨著所有主要指數均線都回到各自的20天均線之上,這將是對下周仍然持樂觀態度的理由。
考慮到9月降息25個基點仍是大概率事件,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預計,美國股市在短期波動后可能重新受益于政策寬松的刺激,再度維持偏強表現。美債收益率將整體回落,收益率曲線將逐漸陡峭化。其中,2年期美債收益率或因降息預期明顯回落,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受期限溢價和通脹預期支撐,預計回落幅度將低于2年期美債。對于美元指數來說,受鮑威爾相關表態影響,短期可能有所反彈,但在短期波動后或將延續下行趨勢。
勞動力市場下行風險
美聯儲之外,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的決策者并未對貨幣政策前景發表更多評論,反而聚焦于勞動力市場,他們不約而同將老齡化列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威脅。
日本銀行行長植田和男指出,在人口急速老化的日本,勞動力短缺已上升為最緊迫的經濟難題之一。外籍勞工雖僅占日本勞動力總數的3%,卻貢獻了勞動力增量的半壁江山。“要進一步增加這一比例,勢必需要更廣泛的社會討論”,植田表示。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稱,外籍勞工流入將在“對沖人口結構負面沖擊中扮演關鍵角色”。她估算,如果缺乏外來人口流入,到2040年,歐元區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340萬。拉加德指出,歐元區勞動力市場之所以在疫情后“表現意外穩健”,既得益于高齡勞動者延遲退休,更關鍵的是外籍勞工數量顯著增加。
“盡管外籍勞工2022年僅占總就業人口的9%,但過去三年勞動力增量的一半來自他們。若無此貢獻,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程度會更高,產出也會更低。”數據顯示,盡管出生率持續走低,歐盟去年仍憑凈移民流入使總人口攀至創紀錄的4.504億,連續第四年抵消自然人口萎縮。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則直言,人口結構變化與生產率下滑對英國經濟構成的“嚴峻”挑戰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到2040年,英國將有40%的人口超過傳統勞動年齡(16—64歲)。
央行行長們警告,人口老齡化不僅會壓低潛在經濟產出,還可能推高通脹,因為在勞動力長期短缺的環境下,工人議價能力增強,更容易要求更高工資。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吸引更多勞動力以緩解缺口,將是未來維持增長的關鍵。目前,德國新政府已暫停家庭團聚及難民重新安置計劃,以求從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手中奪回選民。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也加大了對非法移民的搜捕力度,嚴控越境,并剝奪了數十萬合法移民的身份。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