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爭奪流量到比拼AI 騰訊、字節、阿里開啟協同辦公“三國殺”
記者 李佳怡
協同辦公領域正迎來新一輪變革浪潮,AI競賽一觸即發。
在AI大模型廣泛滲透各行各業的背景下,釘釘、飛書與企業微信這三大巨頭,已逐漸告別昔日以用戶規模為核心的流量戰,轉向以AI能力為引擎的智能化競賽。
這一轉變在近期的密集產品發布中尤為明顯。7月字節跳動旗下的飛書率先召開產品發布會,推出并升級一系列AI協同方向功能新布局。緊隨其后,騰訊旗下企業微信與阿里旗下釘釘,近期也相繼公布了最新AI進展,形成三家企業爭相推進智能化的競爭態勢。
背靠三大廠,接入AI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協同辦公三巨頭的AI軍備競賽,目前已從功能研發蔓延至市場宣傳。在企業微信、釘釘、飛書于iOS平臺的官方下載頁面中,AI能力均成為三家核心的宣傳點,被置于宣傳的突出位置。
盡管企業微信、釘釘與飛書三大巨頭均共同聚焦AI升級,但基于各自生態基因也選擇了差異顯著的推進路徑。
在7月9日的AI產品發布會中,飛書提出了“AI產品成熟度模型”(M1-M4),用以界定其AI功能在不同階段的可用性。此次發布的知識問答、AI會議等產品目前已達到M3及以上成熟度,能夠在多數常見場景中穩定運行,并保持較低錯誤率。
此外,飛書對“王牌產品”多維表格進行了多項更新。該功能的加載時間已從7.4秒縮短至0.94秒,同時引入AI agent處理工作流程,能夠高效完成以往依賴大量人工操作的復雜任務。
企業微信則充分依托騰訊的連接優勢,將AI升級緊密圍繞“微信生態”展開。其5.0版本推出智能搜索、智能總結與智能機器人三大功能,解決信息分散、匯報耗時、信息失真、業務咨詢難等痛點。
其中,智能表格還能夠鏈接微信,對微信客戶進行自動建檔、提煉信息、跟進總結等,幫助企業串聯內外部協同。
企業微信AI及海外產品負責人Bobby在回應媒體提問時則強調,一體化辦公體驗在企業微信AI戰略中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此次更新旨在將以往需要多應用切換的操作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完成,通過AI能力實現海量數據與信息的統一整合。同時,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形成了內部協作、外部市場捕捉的一體化協同。
而釘釘展現出的,則是阿里系重構生態的決心。8月25日,釘釘發布8.0版本。離開釘釘五年的CEO無招重新回歸,并提出“清空過去”、“釘釘8.0也是AI釘釘的1.0”的產品理念。
釘釘一口氣推出了釘釘One、企業AI搜索引擎“AI搜問”、AI表格、AI聽記、智能硬件DingTalkA1等超過10款AI產品,構建了AI原生產品生態。其中,釘釘One通過Agent驅動的方式重組工作信息流,改變了傳統“人找事”的辦公模式,由AI按優先級整理后,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清晰呈現給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釘釘8.0還推出新一代語音工具“AI聽記”,該產品基于大模型實現語音實時轉寫、語義分析與智能摘要,并配套推出首款智能硬件DingTalk A1,與其協同實現軟硬件協同辦公。
協同辦公領域“三國殺”,誰能成功突圍?
在AI浪潮的推動下,釘釘、飛書和企業微信依托阿里、字節和騰訊的生態優勢,試圖打造差異化產品路徑,但也日益呈現出明顯的功能同質化趨勢,競爭從“人有我無”升級為“人有我優”。
協同辦公領域三大頭部平臺,今年以來均在智能應用領域加強布局。如釘釘的“釘釘One”、飛書的“知識問答”與企業微信的“智能機器人”等功能,均以自然語言交互為核心,打造人機協同交互入口。與此同時,智能搜索、自動摘要等能力也已成為各平臺升級中的標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AI表格也成為釘釘、飛書與企業微信的重點競爭領域。飛書推出“多維表格”,企業微信上線“智能表格”,釘釘也發布了“AI表格”,均具備自動生成、數據分析等AI功能。目前,平臺的競爭已不再局限于表格工具本身,而是轉向挖掘其背后的AI Agent能力。
協同辦公軟件紛紛引入AI能力的同時,產品核心功能趨于同質化,用戶在不同平臺上獲得的體驗差異也逐漸相似。在此背景下,針對特定行業提供深度定制的解決方案,或能成為構建可持續競爭壁壘的有效路徑。
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協同辦公賽道已呈“紅!睉B勢,用戶增長見頂,增量空間持續收窄。與此同時,AI技術的研發與落地也需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在此背景下,釘釘、企業微信、飛書三大巨頭無一例外面臨著盈利挑戰。
去年年初,企業微信副總裁李致鋒曾在合作伙伴內部交流中提出2024年的目標,表示有信心先于釘釘與飛書實現盈利。
截至目前,企業微信已接入超過1400萬家企業與組織,企業日均通過企業微信觸達的微信用戶數超過7.5億。然而,在8月20日的新品發布會及騰訊最新半年報中,均未披露企業微信的具體經營進展或盈利狀況。
釘釘去年公布2025上半財年(2024年4月至9月)的ARR(年度經常性收入)達到2億美元,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不過在阿里巴巴集團近期發布的財報中,也并未觀察到提及釘釘業務的具體盈利狀況。
而飛書方面,其CEO謝欣于去年9月透露,2023年ARR為2億美元,并預計2024年將突破3億美元,盡管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明顯收窄。
在今年新品發布會上,飛書僅表示其在汽車、美妝、茶飲及零售等多個行業中頭部客戶覆蓋率已達80%,未進一步披露具體的經營與盈利數據。
協同辦公領域的競爭已進入AI驅動的新階段,釘釘、飛書與企業微信基于各自生態基礎,雖依托各自生態打出差異化路徑,但在功能演進中也日趨同質化。
在競爭短兵相接、盈利壓力漸顯的背景下,如何將技術投入有效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成為三家平臺共同面對的關鍵問題。未來各方在“AI+辦公”方面的實際進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