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基金>>正文

8月超百只績優基金“拒錢門外”,如此限購為哪般?

2025-08-27 20:10:45 第一財經

  8月超百只績優基金“拒錢門外”,如此限購為哪般?

  作者:曹璐

  “明明漲得好,怎么突然不讓買了?”最近不少基民打開賬戶發現,自己關注的績優基金悄悄掛出“限購令”。

  最近三個月上漲126.34%的永贏科技智選A(022364.OF)暫停100萬元以上申購,近一年回報翻倍的華泰柏瑞中證2000指數增強A(019923.OF)單日限10萬元,中歐數字經濟A(018993.OF)更是一月內三次收緊限購,甚至有產品將限額壓至100元。

  這種“越漲越限購”的情況不是個例。第一財經統計,本月以來超過150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或甚至直接“閉門謝客”,非債產品中,截至8月26日,超三成的年內收益超30%,14只近一年實現翻倍。

  “最近市場太火,渠道數據顯示大量資金正在進場,限購是為了幫投資者降溫! 某實施限購的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直言,大額限購可有效攔截“沖動型大額資金”,避免規模增速脫離策略承載能力。

  一邊是基金業績持續走高,一邊是“加倉通道”持續收窄,基民該如何應對?

  限購潮仍在持續

  8月以來,A股市場整體持續上漲,上證指數一舉突破3800點,最高上探至3888.6點,達到近十年新高。公募基金產品的年內收益同步提升,資金涌入壓力也隨之增加。眾多業績領先的基金產品近期卻紛紛宣布限制大額申購。

  8月27日,永贏科技智選A類及C類份額均限制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業務的金額,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單筆申請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截至8月26日,永贏科技智選A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為137.82%,暫在全行業排名第二(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

  非獨有偶。華泰柏瑞基金自8月26日起對旗下中證2000指數增強產品實施限購,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申購金額不得超過10萬元。華泰柏瑞中證2000指數增強A近一年的累計回報也達到108.65%。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這種“越漲越限購”的情況近來已陸續增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本月以來關于調整申贖的相關公告已經逼近400條,超過150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甚至直接“閉門謝客”。

  Wind數據顯示,剔除債券型基金,截至8月26日,68只限購及暫停申購的產品中,近三分之一的年內回報率超過30%,如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年內回報達到128.25%;在這之中,還有14只近一年的漲幅實現翻倍,如中歐數字經濟A達到205.85%。

  “由于產品近來表現比較好,限購其實是為了‘降溫’。如果投資者受短期業績驅動重倉買入,盲目追高可能放大投資風險。”一位具有相關操作的基金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建議投資者理性看待績優基金。

  另一位類似情況的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更是直言,“最近有點太火了,渠道數據顯示,很多資金正在進場”,因此采取了限購措施,限制買入實際上是在幫助投資者避開風險。同時他也表示,“如果接下來越來越多資金進場的話,還會進一步限購”。

  而數據也側面證實這一點。從某第三方基金平臺來看,加倉風向標排行中就有不少限購產品。而另一基金平臺也顯示,部分產品最近關注量猛增,某小盤風格產品本周瀏覽人數已經超過1萬。

  此外,部分產品也再次甚至多次收緊單日申購上限。如中歐數字經濟A自8月以來已三次調整限購額度。從公告來看,該產品于8月6日起單日限購100萬元,13日起降至10萬元,22日再度“腰斬”至5萬元。

  從限購額度看,目前各類產品的限購門檻差異顯著,單日申購上限從100元至5000萬元不等。如近一年漲幅翻倍的廣發上證科創板成長ETF聯接A,將單日限購額度設置在100元;長信均衡優選A、國泰大宗商品A則限制1000元。

  小盤產品限購收緊

  除了業績降溫需求,策略容量限制是另一重要推手,尤其以小微盤風格基金最為突出。自去年“924”行情以來,小微盤賽道持續火熱。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27日,萬德微盤股指數區間上漲121.85%,代表小微盤風格的中證2000、國證2000指數也分別上漲78.67%、72.58%,超過大多數市場主流寬基指數。

  事實上,由于小微盤股對資金的承載能力有限,小微盤限購的風早在今年5月就開始了。彼時,中信保誠多策略在當月兩度降低每日申購額度,從限購200萬元降低至1萬元。

  如今隨著業績持續向好,更多產品加入限購行列,且額度進一步收緊。如前述舉例的中信保誠多策略,在7月底再度將單日限額降低至1000元。中歐小盤成長A、富國中小盤精選A也同樣在本月啟動大額限購。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38只小盤股基金中,已有21只產品處于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狀態,占比超過55%。其中,光大多策略智選、金元順安元啟、華夏磐銳一年定開A、廣發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等4只產品已完全“閉門謝客”,而華夏新錦繡A的限購額度為100元。

  限購額度的高低直接針對不同規模的投資者。前述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解釋稱,一般來講,基金限制單日1000萬元以上資金申購,主要是限制機構;限購10萬以上,基本等同拒絕散戶中的大戶;限額在1萬或者1000元及以下,基本就是在“勸退”散戶。

  有相關策略的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坦言,對于小盤策略產品而言,20億元左右被視為“舒適管理區間”,規模的快速擴張可能演變為“甜蜜的負擔”。

  滬上某基金投研人士也稱,對于中小盤基金而言,規模增長可能成為“業績殺手”。為維持策略的有效性,規模容量盡量不超過30億元。若仍執意高位追入,未必是明智之舉。

  “微盤股基金限購,其主要因微盤股流動性相對中大盤股較弱,基金規模若快速增長,會顯著沖擊交易成本!闭猩袒鹗袌鲋С峙c管理部首席財富顧問黃亮對第一財經表示,假設單只產品單日調倉超成交額10%,則買入成本將顯著提升,進而稀釋現有持有人收益,影響其投資收益體驗。

  黃亮解釋稱,當微盤策略規模逐漸上行,策略的擁擠度風險將逐漸顯現。如果明顯超過容量,基金經理或需要調整策略配置更多流動性更好的大市值股票,這也加大了調倉股票時股價下跌的風險。

  從二季度末的規模來看,小盤股基金的規模均在35億元以下,其中有31只規模低于10億元,占比超過八成。不過,有相關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部分產品在三季度已有較大的凈買入,這也是限購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何“給錢也不讓買”?

  “產品嚴格限購,短期看似乎是影響投資者‘上車’,但其實也是一種風險提示!鼻笆鰷匣鹜堆腥耸勘硎,基金經理在用行動傳遞明確態度:當前資金流入速度已超過其管理能力邊界。這種“主動限流”實則是負責任的職業選擇。

  歷史經驗已印證這一邏輯。2020年末市場高熱時,新能源、消費等賽道基金因資金蜂擁而至,隨后市場調整中,這些產品“船大難掉頭”,部分投資者至今也未能“解套”!叭舢敃r更多基金能早限購,或許能避免大量投資者在高位站崗!彼Q。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限購行為也反映出公募行業從“規模驅動”向“質量驅動”的深刻轉型。今年5月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也強調,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等行業機構從“重規!毕颉爸鼗貓蟆鞭D變,合理約束單個基金經理管理產品數量和規模等。

  不過,即使諸多績優基金開啟限購模式,但上述人士也普遍表示,保護持有人利益是基金公司限購的核心考量,但此舉并不代表不看好市場。

  “中國權益資產大周期的繁榮目前應該還在上半場!苯瘊椈饳嘁嫱顿Y部副總經理楊曉斌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對市場的看法依然較為積極。從中長期邏輯來看,AI和創新藥里面個別強勢股都在全球本輪創新周期當中具備明顯的優勢,也都符合國家自主創新政策大環境。

  對于微盤股的后續表現,黃亮認為需辯證看待,“近期市場強勢,當前策略擁擠度尚未觸及絕對上限,部分優質標的仍具彈性,且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及市場流動性寬松環境未變,短期或延續活躍”。

  同時,他也提醒道,隨著規模擴張,交易沖擊成本上升,策略有效性可能邊際減弱,疊加部分個股缺乏業績支撐,估值泡沫化隱憂漸顯。

  那么,面對心儀的產品限購了,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前述基金市場部人士表示,投資者不必強求限購基金,“市場上基金產品眾多,同類型或類似投資策略的產品可能還有不少,建議尋找其他優質基金!

  黃亮也表示,建議對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選擇規模適中、未限購的優質產品,以降低流動性沖擊,同時控制倉位,避免過度集中;對于風險偏好較低者,建議觀望或少量配置,并搭配其他風格基金分散風險,警惕追高后的回調壓力。

  廣發基金投顧團隊則從資金面角度分析:8月中旬之前,市場參與者以基金+游資為主;而8月下旬開始,游資可能有所退水,基金持續主導,且外資開始出現流入,個人投資者或也有一定入場跡象。

  “整體來看,當前市場或正從基金+游資主導轉向多元化增量資金流入的局面,尤其是外資回流和散戶借基入市將成為新特征。”該團隊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不盲目追高、不亂打倉位。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張嘉怡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